銀行應改改“驢打滾”式信用卡記息

時間:2009-11-11 14:21   來源:羊城晚報
  信用卡免息透支的功能如果運用不當,其高額的透支利息和各種費用可能會使使用者陷入債務危機。因為無力償還信用卡上的透支金額,最近,廣州61歲的關老伯麻煩纏身,兩年多前透支的兩萬元,利滾利,如今滾到了20多萬元的天文數字。

  按照銀行的演算法,銀行向老漢追討19萬餘元是有依據的,一分錢也沒多收。但問題恰恰在於這種形式上的“正義”,卻未必是實質上的“正義”。

  試想,一個人就算借款2萬元,但兩年就要償還近20萬元,幾乎翻了十倍!這樣的結果難道是公平的嗎?在舊社會,地主老財給長工放高利貸時,是要“利滾利”、“驢打滾”的。因而,長工們一旦借了高利貸,就沒有一個不傾家蕩産甚至賣兒賣女的。我們的銀行雖然有的是私營股份性質,但其依然是社會主義經濟的一部分,其本質應是服務和便民,而不是以“牟利”為目的。但事實上,像上述老漢透支信用卡兩萬,兩年後滾到20萬元一事,與“驢打滾式”的高利貸計息方式又有何區別?

  銀行或者感覺很“委屈”,或者也認為“罰息”越多越重越有利於還款,但以這種理念之下的借貸行為,卻有可能製造出永遠還不上的壞賬,同時對社會公平正義造成嚴重戕害。因此,就應該儘快對不完善和“不正義”的借貸計息方式進行調整和更改。首先,從技術上來説,不是不可能設計一個比較合理的計息方式、“復息”和滯納金比例的,既要讓借貸者不敢違約也能體現銀行服務社會的理念。其次,銀行在類似的服務上應多一些“人性化”。不要“惡意”或不聞不問地等到借貸者的債務額度已經“高不可攀”了,才想起“提醒”、才想起維權。銀行不是“黃世仁”,與客戶是利益共同體而不是“敵對者”。早一些做催還欠款的工作,多為客戶利益著想些,斷不至於導致今天的被動。

編輯:楊麗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