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調查發現,七成香港年輕人有意到內地工作,港人北上掘金,已成為一種時尚。內地人走進香港近來惹來不少紛擾,港人北上卻是風生水起,有聲有色。
升職+升值
今年1月,香港人阿明給深圳一家大型物流公司投了一份求職簡歷,他被錄用了,並很快成了業務骨幹,每月工資加獎金近1.3萬元人民幣。阿明去年大學畢業,在香港的物流公司工作過半年,那時工資還沒“過萬”。
“算起來比在香港的收入要高4000多元。”阿明説:“在深圳,每月的基本生活開銷大約在5000元人民幣,生活成本比香港低,這樣我也不用再做‘月光族’了。”
“在深圳,如果有香港工作經驗的積累,通常很具有優勢,進入深圳企業後,職位一般會上一個臺階。”阿明説。
到內地工作已經不是香港人的冷門選擇。香港統計處的數據顯示,目前有近20萬港人在內地工作,較10年前增加了3倍,佔全港就業人口的7%。
新的現象是,到內地工作對香港年輕人顯示出了很大的吸引力。香港一家社團今年1月進行了一次社會調查,詢問香港1000多名16歲至30歲的青年就業意向。近七成受訪者表示,願意到內地找工作,主因是內地就業環境比香港好,認為港人去內地就業更有優勢等。
過去,40歲以上港人來內地工作比例最高,他們多從事法律、中醫、運輸物流,一般都在管理層,收入優厚;如今,隨著越來越多香港年輕人“加盟”,港人在內地從事的行業覆蓋了進出口貿易、酒店、批發、零售等,更多的人願意從一線做起。
升職,加薪,這是港人到內地工作最直觀的動力。雖然內地的平均生活水準仍低於香港,但內地企業卻能為“外來和尚”提供高薪。據統計,目前內地港人月薪在1萬元至2萬元之間的佔43%,2萬元至3萬元的佔40%,低於1萬元的不足20%,月入中位數為1.5萬元,比香港本地的月入中位數還要高出50%。加上內地相對於香港的低物價和低房價,這份薪水更顯真金足赤。
減薪也要來
有意思的是,一邊是內地企業青睞香港僱員,另一邊港人也把“有內地工作經驗”視為充電和鍍金。一些港人到內地工作,投資的是更長遠的未來。
“到內地工作,甚至減薪也沒問題!”一項調查顯示,超過六成受訪的香港年輕人願意減薪到內地工作,可接受低於香港工資一成或兩成的分別佔30%和20%。“不少香港年輕人抱著去內地‘取經’的觀念,不再計較短期報酬,為日後回港謀取好職位和高薪酬做準備,成功案例也比比皆是。”深圳一家人力資源公司負責人説,香港年輕人來內地工作,能學到不少“職場技能”,如與人溝通的技巧、異地市場的開拓等。
另一種人才看中的是內地的大空間。CEPA實施前,劉南平辭去了年薪百萬的香港大學法學教授職位,在深圳和一位香港法學博士共同創辦了一家律師事務所。“現在的CEPA證明了我當初的選擇是對的。”劉南平説,“當時我已經看到了粵港法律業務合作的前景,廣東太缺少高品質的法律服務。”
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專家指出,香港專才到內地工作最大的優勢在於,他們在國際市場中滾打搏殺過,熟悉國際化市場運作,又了解內地的市場運作。香港人才的主要價值在於他們從小玩的就是“西洋棋”,以國際上通行的做法為標準,同時,香港人才具有拼搏的工作態度及高度的專業精神。
總體而言,港人到內地工作或定居都沒什麼大障礙。內地尤其是廣東地區的風俗、飲食習慣,對港人不存在水土不服的問題,不過香港人的短板在於普通話溝通能力普遍較弱,對內地的制度、工作方式及習慣等都不太了解等。
樹挪死,人挪活。對香港人來説,內地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對內地企業來説,多了國際化人才可供選擇。和內地遊客赴港旅遊一樣,這是一種雙贏。兩種生活方式碰撞的時候,難免會有困惑有衝突,但只要多一份體諒多一點遠見,一切都將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