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視産品市場推廣 新技術恐難拯救日本家電業

時間:2013-01-15 09:29   來源:經濟參考報

  風光不再的日本家電企業將希望寄託在了新技術的應用上,但值得關注的是,正是過度重視技術研發而忽視産品市場推廣,造成了日本家電業陷入全面衰退的局面。

  “鴻夏戀”恐陷入僵局

  “鴻夏戀”是2012年全球家電行業最受關注的事件之一。然而,夏普與鴻海的入股談判近來似乎陷入了僵局。

  1月9日,夏普株式會社首席常務執行董事、大中華區CEO、夏普(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菅野信行表示,夏普社長奧田隆司已于2012年12月寄送書信給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希望及早促成鴻海與夏普的合作。但他同時表示,“我們與鴻海圍繞著入股協議的定期溝通依然在繼續,但是作為備選方案,我們也在與多家廠商進行關於入股和技術合作方面的談判,目前還沒有最終結果。”

  在這之前,鴻海集團新聞發言人邢治平也聲稱,雙方一直以來都在談合作機會。邢治平表示,從2012年開始,鴻海、夏普雙方就一直不斷地討論、談判合作機會,目前進度不會對外透露。

  “鴻夏戀”可謂是一波三折。

  2012年3月,當郭臺銘宣佈鴻海與夏普那個非比尋常的合作計劃時,曾引起了業界一片轟動:鴻海與其下屬的富士康科技聲稱將投資超過16億美元收購夏普約9.9%的股份。

  不過,隨著夏普虧損擴大、股價下跌,鴻海與夏普的合作去年下半年一度停滯。

  2012年8月3日,夏普公佈了其第二季度預計赤字為12億美元,股票應聲下跌28%。隨後鴻海發佈聲明稱,兩家公司協議“由於夏普股價異常活躍,富士康將無需履行其認購義務。”

  但夏普實在太需要外部資金了。2012年9月1日,夏普社長奧田隆司曾表示,夏普已經向鴻海遞交了多個新的重組方案,但夏普的方案經常得不到鴻海的回應,對此他感到很失望,夏普希望鴻海能迅速作出決定。

  而郭臺銘希望能夠提高入股比例,他期待的與夏普的合作是,鴻海能夠介入到夏普的最新銳工廠,享用夏普的技術。

  不過,由於夏普堅持9.9%的入股比例不能再提升的原則,鴻海入股夏普的談判也由此沒有馬上取得進展。

  對此,臺灣調查公司拓墣産業研究所副所長楊勝帆認為,如果郭臺銘無法獲得夏普的主導權,注資就沒有任何意義。因此,談判存在陷入破裂的可能性。

  或許正因為如此,夏普也與多家潛在戰略投資者談判。

  2012年12月4日,高通與夏普達成投資1.2億美元參股約5%的投資協議,高通將對夏普進行49.4億日元(約合5620萬美元)的先期投資,獲得夏普2 .64%攤薄後的股份,剩餘投資將以相關設定條件的達成為前提。

  前不久,有外媒報道稱,夏普和英特爾將達成300億~400億日元的注資協定。儘管這一消息夏還未被正式確認,但對於夏普來説,如今鴻海已經不再是唯一的希望。

  寄希望“IG ZO”突圍

  能讓夏普有如此底氣的原因,除了高通的1 .2億美元解了燃眉之急和近來業績向好之外,其擁有的最新IG ZO液晶面板技術也是吸引更多意向合作的重要砝碼。

  在與高通的合作中,夏普獨有的IG ZO液晶面板技術就是吸引對方合作的重要因素。據菅野信行介紹,在引 入 高 通 資 金 並 成 功 解 決 了 生 産IG ZO面板過程的良品率過低的問題後,夏普去年12月開始已經先後與日本電信運營商N T T D ocom o、K D D I、軟銀等合作推出多款使用IG ZO面板的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這些産品一經推出就取得了很好的銷售成績,大大好于夏普的預期。

  IG ZO的名稱源自於被應用於顯示屏製造的新材料銦鎵氧化鋅。夏普此前表示,相對於普遍使用的非晶硅顯示屏,IG ZO顯示屏擁有數個優勢。

  夏普認為,IG ZO顯示屏耗電量低,從而能夠延長移動設備的電池使用時間。夏普還表示,新顯示屏每英寸的像素數量增多,從而讓顯示屏的解析度更高,讓觸摸屏更敏感、更精確。

  今年1月8日,夏普又在C E S(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上展出了採用IG ZO面板的移動手機終端A quos PhoneZetaSH -02E、平板電腦A Q U O S Pad SH T 21以及32寸4K LCD螢幕PN -K 321。夏普借此向世界宣佈,廣受關注的IG ZO技術已經成熟。

  夏普指望市場對新一代液晶顯示屏技術IG ZO的強勁需求,能夠幫助公司實現復興。菅野信行表示,“夏普未來將會推動這一技術的應用範圍不斷延伸。”

  在他看來,在移動終端領域提升這一技術的應用將會是下一階段的重點。據他透露,2013年夏普在日本市場推出的智慧手機中將有約30%的産品搭載IG ZO液晶屏。同時,在這樣的市場戰略下,已有面板生産線的改造也將成為夏普的重點工作。

  據悉,夏普將龜山的兩家面板工廠的部分産能已經轉向生産IG ZO液晶面板,這一轉換並沒有增加多少成本,而IG ZO面板已獲得了不小的訂單。

  顯然,夏普認為,“IG ZO”正是讓其要走出危機的關鍵技術。夏普社長奧田隆司此前已表示,公司指望著IG ZO能夠拯救公司。據了解,在資本結盟的談判中,夏普高管曾把IG ZO技術稱為有望改變遊戲規則的技術。

  新技術不是“救生圈”

  “IG ZO”成了夏普手中最有效的“救命稻草”,而鴻海則在一邊冷眼旁觀。同時,業界也對夏普的走向並不看好。

  帕勒諮詢資深董事羅清啟説,鴻海會否入股夏普2013年3月底前將會揭曉。不過,即使雙方合作成功,表面上看,也只是夏普的技術優勢嫁接上了鴻海的成本優勢,但仍很難解決日本電子企業深層次的結構問題。

  在羅清啟看來,夏普的經歷就是日本家電業的縮影。除夏普外,在經歷了2011、2012連續兩年的虧損之後,新力、松下等日本電子巨頭都在尋找突圍路徑,也幾乎都把希望寄託在新技術的應用上。只是夏普押寶于“IG ZO”,而新力、松下則把在4K (超高清,清晰度為高清電視四倍)技術作為自己“利器”。正因為如此,在今年美國C E S上,它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以4K技術提升電視産品的競爭力。

  日本家電業也對未來表示了樂觀。

  之前,為了緩解資金壓力,日企紛紛變賣資産。松下擬出售其東京總部大廈,新力也可能賣掉位於紐約的美國總部大樓,夏普已將其在東京的大樓進行了質押。松下還將轉讓三洋電機數位相機業務,夏普擬出售墨西哥等地的彩電組裝工廠,新力則被傳將出售電池業務。與此相伴的是,大批人員裁減。

  但新力中國區總裁栗田伸樹1月8日表示,近期日元已經開始貶值,這將緩解日本企業的財務壓力,有助於日本企業復興。日本電子企業的業績反彈會出現在2014年、2015年。

  然而,羅清啟分析説,世界經濟正處於一個漫長、深度的調整期。日元升值使多家大型日本電子企業陷入巨虧困境,出售資産、相互之間共用技術是它們的應對措施之一。日本的電子企業面臨一個長過程、深度的衰退期,現在不僅僅是技術的問題,即使有核心技術也會受到虧損威脅。

  中國家電行銷委員會副理事長洪仕斌也認為,日本的家電企業直到現在還沒有理解家電行業真正的發展方向。拿電視為例,現在的電視正在飛速向IT化、網路化融合,“智慧電視”就是其中的潮流。而日本在與韓國、中國廠家的廉價銷售競爭之中慘敗後,下大氣力加速3D進程,但3D的內容卻不會簡單的跟進,不久就掉隊了。這次又把希望放在諸如IG ZO、4K等新技術的投入上,其結果只會和當初力推3D一樣。

  在洪仕斌看來,日本産業界或許被過去“技術高超”、“獨具匠心”的成功經驗所拖累。如今全球化市場所需的技術力量不再是精雕細刻的能工巧匠的技藝,而是如何構建網路。日語中“技術”一詞含有心靈手巧、獨具匠心的意思。不是使本質和結構發生變化,只是精雕細刻眼見部分。只要不從根本上改變這種“技術”觀念,不徹底改變製造産品時的思路,日本電子産品就沒有未來。(記者傅勇)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