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溝油從“上桌”變“上天”離我們有多遠?

時間:2012-07-13 16:19   來源:人民網

  2000噸産自上海的廢棄油將開始“飛天之旅”,在通過報關等手續後,將被荷蘭航空的技術人員帶回去加工成航空生物煤油,以供飛機使用……這兩天,這則所謂“地溝油上天”的新聞,引發了公眾的好奇和關注,一時間,有關地溝油治理的話題再度成為熱點。

  地溝油,早已成為食品安全問題的頑疾之一,廣受公眾的批評,的確,曝光的那些黑心加工企業,其觸目驚心的衛生條件,以及後果嚴重的致癌物質,都極大地增加了人們的不安全感,也對相關部門的監管和治理力度抱埋怨。

  不過在表達這一系列情緒之前,且讓我們還原一下這條新聞的本來面目,荷蘭航空所進口的油品,並非我們尋常意義上的“地溝油”,而是回收廢棄油品之後,通過加工轉化而來的生物柴油,這些柴油被運到荷蘭之後,還要再經過特殊工藝處理,才能變為能“上天”的生物煤油,也就是説,地溝油想上天,最起碼要經過兩道工藝轉換。

  而更關鍵的是,這第二道轉換工藝,莫説在我國,就是在歐美發達國家,也尚屬於尖端科技,其成本遠高於普遍航空燃料。荷蘭航空之所以選用廢棄油精煉航空燃油,宣傳環保和塑造企業形象的作用,遠遠大過其商業價值。也就是説,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地溝油上天”,離我們其實還很遠。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對地溝油的利用只能聽而任之,其實將地溝油粗加工為生物柴油的技術早已相當成熟,國內的加工企業就可以輕易完成。然而,現實當中這些企業多數都開工不足,原因在於原料不足,且利潤微薄。對於餐飲企業來説,與其將廢棄食油賣給加工企業,遠不如賣給地溝油販子,因為後者開價更高,而且在多數地方,地溝油的回收、加工、銷售,已經形成了成熟而龐大的産業鏈條,利益格局相當穩固,這對於發展生物柴油技術,無疑是巨大的障礙。

  這樣的現實,固然需要相關部門加大打擊非法加工地溝油的力度,但現實也告訴我們,如此龐大和灰色的産業鏈條,僅僅依靠打擊,恐怕難以徹底根絕,畢竟地溝油低廉的價格,仍然可以吸引不少道德敗壞的買家。

  因此,加大打擊的同時,更需給予正規的生物柴油加工企業更多的扶持,在稅收、産業支援方面給予更多的優惠和便利,甚至可以直接給予財政補貼,讓生物柴油産業有利可圖,以吸引更多的資金和企業加入到這項利國利民的綠色産業當中。同時,對於廢棄油的回收利用,也可參照發達國家的經驗,實行嚴格的專門回收制度,打破利益鏈條,對違規者給予重罰。如此將市場杠桿與法律準繩二者結合,方有可能改變地溝油的扭曲走向,讓這些本可以利用的生物燃料,不再偷偷爬上人們的餐桌。

編輯:米廣強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