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巨頭在法工廠“國有化”風波暫平

時間:2012-12-05 16:07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日前,法國政府和全球鋼鐵巨頭安賽樂米塔爾達成協定,米塔爾承諾未來五年投資1.8億歐元,維持旗下鋼鐵廠弗洛朗日兩座高爐的運轉,並在適當時候開發超低二氧化碳煉鋼(ULCOS)項目,由此弗洛朗日廠“國有化”可能終被排除。但據此間媒體報道,法國生産振興部長阿爾諾蒙特布爾表示,如果米塔爾公司不遵守承諾,“國有化”仍不失為政府手中的一張牌。

  法國政府施壓

  法國洛林地區是傳統鋼鐵重工業基地,受經濟危機和鋼鐵需求持續下降影響,兩個月前,安賽樂米塔爾提出永久關閉洛林地區弗洛朗日鋼鐵廠的兩座高爐,並要求政府在60天內找到接手方,此舉將影響該廠2700名工人中629人,工會擔心法國洛林最後兩座高爐再也不會恢復生産,具有象徵意義的鋼鐵製造區將終結。而在法國失業率創歷史新高和左翼政府強調提高工業競爭力的情況下,現政府如何解決企業解雇人員問題顯得格外重要。

  在60天限期12月1日即將到來前夕,法國政府加大向米塔爾施壓,蒙特布爾以米塔爾違背了2006年做出的有關保持高爐正常運轉的承諾為由,再次要求米塔爾出售弗洛朗日整個工廠或由法國政府將鋼鐵廠臨時收歸國有。法國總統奧朗德也緊急會見米塔爾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拉克希米米塔爾,提出“臨時”國有化希望。法國總理艾羅認為,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保留就業崗位和未來企業發展。米塔爾身邊人士表示,米塔爾對這次抨擊“感到極端震驚”,米塔爾否認不遵守承諾,並拒絕出讓整個工廠。

  政府和米塔爾之爭和國有化之説在法國引起很大反響,在許多左右派政黨人士表示支援國有化的同時,法國企業運動(原名法國僱主協會)主席帕麗索等企業界人士則公開表示反對政府以國有化要挾米塔爾,也有分析認為,政府揚言將鋼鐵廠國有化,是向外國投資者傳遞了一個很不好的信號,不利於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並顯示出法國對全球化的不適應。其次是容易引起連鎖反應,其他困難企業也要求國有化,尋求國家救助。事實上一些經營困難的造船廠、汽車廠和煉油廠的工人已經走上街頭,要求國家把困難工廠收歸國有。而國有化的真正實施並非易事,司法方面有很嚴格的限定,尤其是賠償方面。

  鋼鐵大亨讓步

  法國總理艾羅日前宣佈,安賽樂米塔爾鋼鐵公司將不解雇人員,該公司承諾未來五年將至少投資1.8億歐元,維持弗洛朗日廠兩座高爐的正常運轉,並在適當時候實現超低二氧化碳煉鋼(ULCOS)生産。法國政府準備投資1.5億歐元,支援ULCOS項目,推進生産節能和環境保護,這也屬於法國“未來投資計劃”的一部分。

  法國政府和安賽樂米塔爾鋼鐵公司達成協定,排除了米塔爾旗下鋼鐵廠“國有化”的可能,但經濟危機加重工廠裁員、失業率上升的警報遠未解除。數據顯示,10月份法國失業人數增加4.54萬人,超過310萬人,失業人數上升至自1998年4月份以來的最高水準。法國經濟研究觀察中心預測,法國本土失業率到2013年底可能突破11%,經合組織預計,法國失業率2013年底可能升至11.25%。 (記者 馬與雄)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