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兩年我國粗鋼産量增速將回落

時間:2012-11-28 09:06   來源:中國證券報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預計,2012年和2013年,我國粗鋼産量將分別達到7.16億噸和7.46億噸。産量繼續增長的同時,增速已開始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規劃院預計,2012年和2013年我國消費鐵礦石成品礦分別為10.67億噸和11.1億噸,分別同比增長4.6%和4.0%;而進口鐵礦石需求量佔比仍在60%以上,這一趨勢在短期內還難以改變。

  粗鋼産量增速趨緩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27日發佈的2013年我國鋼鐵需求預測成果顯示,根據國內外經濟發展形勢及下游行業發展,預計2012年我國粗鋼産量將達到7.16億噸,同比增長4.5%,較2011年的增速下滑4.4個百分點。預計2013年粗鋼産量為7.46億噸,同比增長4.2%,增速進一步回落。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表示,2012年在我國經濟增速放緩、國際經濟環境日趨複雜的背景下,機械、家電等鋼鐵下游行業發展增速放緩,造船和集裝箱等行業出現負增長,我國鋼材消費量雖有所增加,但增幅明顯下滑。“2013年除造船行業發展呈下降趨勢、集裝箱和家電行業維持2012年發展水準外,其他行業均會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因此鋼材需求量將會繼續小幅增加。”李新創表示。

  目前我國鋼鐵産量依然保持在相對高位。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11月中旬重點大中型企業粗鋼日均産量為163.28萬噸,旬環比下降0.3%;預估11月中旬全國粗鋼日均産量為195.18萬噸,旬環比下降0.25%。

  鐵礦石進口量居高不下

  鐵礦石嚴重依賴進口一直是困擾我國鋼鐵工業發展的根本問題之一。規劃院預計,2012年我國消費鐵礦石成品礦約10.67億噸,同比增長4.6%;2013年鐵礦石成品礦需求量將達到11.1億噸,同比增長4.0%。進口鐵礦石需求量所佔比重將維持在60%以上的水準,而這一趨勢短期內還難以改變。

  李新創表示,目前國內礦山還面臨著稅負過重的壓力,“國內鐵礦石企業稅負在25%以上,超過了其他行業的水準,而國外礦山的稅負通常不到10%。”

  過高的稅負在抬高國內礦石成本的同時,也間接推高了國際礦石價格。“從2003年到2011年,僅僅因為鐵礦石漲價,國內鋼企就多支出了3000億美元。”李新創這樣算了一筆賬。他表示,如果國內企業還不積極“走出去”,當印度、中東、非洲等國加大鋼鐵發展,以及資源所在國的保護主義抬頭,未來鐵礦石進口的制約因素將更大,因此有必要提高海外鐵礦石的有效供給。

  李新創坦言:“事實上,如果進口7億噸鐵礦石,海外權益礦應該佔到3億噸以上,這樣才能解決好海外鐵礦石有效供給的問題。”

  但目前我國進口鐵礦石中,來自權益礦的比重尚不足10%。在“十二五”大規模建設的帶動下,2015年權益礦能力新增産能有望達到2億噸、産量有望達到1億噸。

  “海外鐵礦建設的週期比較長,從前期準備到建設再到達産,最快也要十年。”李新創指出,海外開礦不僅是建設礦山本身,還包括港口、鐵路等一系列配套建設,是一項複雜的工程。此外,還要面臨政治、文化、環境、技術等風險。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