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油肉蛋再次凸顯漲價壓力 成本上漲是主因

時間:2012-09-05 08:5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就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回落“1時代”僅一個月後,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糧油肉蛋再次凸顯漲價壓力。據商務部監測數據顯示,8月份食用油零售價格繼續走高,肉類價格也普遍出現上漲,雞蛋相比上周漲幅最大。專家認為,不必過於擔心此次食品價格的上漲將會很快擴散,但同時也要重視與民生相關的物價上漲,並堅決遏制由此帶來全社會對未來的通脹預期。

  【 價格反彈在意料之中 】

  商務部近日發佈全國36個大中城市監測數據顯示,8月20日至26日,糧油肉蛋普遍出現上漲。其中,豬肉價格比前一週上漲0.8%,牛肉、羊肉價格比前一週分別上漲0.6%和0.2%;花生油價格比前一週上漲0.5%,菜籽油、豆油價格比前一週分別上漲0.3%和0.2%;18種蔬菜批發價格比前一週上漲1.2%;雞蛋零售價格更是比前一週大幅上漲了3%。

  對此,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此次糧油肉蛋出現反彈其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我們不用對此過於擔心。他分析,此前無論是豬肉價格還是雞蛋價格都經過了一段比較長時間的回落,所以在這樣反彈的背後既有季節性的因素,更重要的是由於此前的跌幅已經比較大,已經給養殖戶造成了損失,此前國家也進行了收儲的行動,特別是凍豬肉收儲的行動,所以此次反彈也在預料之中。

  “物價並不是越低越好,物價水準應該與經濟增長速度有一個比較合適的搭配。”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認為,現在大家擔心物價反彈,但是如果經濟增速繼續下滑,物價倒是下降了,但同時也造成就業和收入的下降,那就更麻煩了。所以不應該只關注物價一個指標,而要關注經濟各個指標之間的關係是不是合理。

  【 成本上漲是主因 】

  “糧油肉蛋價格的再次上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生産成本的上升。”趙錫軍分析認為,從日前公佈的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來看,其他的指數都是往下走的,唯有一個採購的購進價格指數是上升的,這就説明企業購買生産資料的價格是上升的。農業也是一樣,從種子、化肥等農業生産資料的價格在上漲,到生産加工、銷售和流通等糧食生産的各個環節的成本都在上漲,因此成本的上升是關鍵因素。此外,近期全國各地自然災害的頻發也會對糧食生産有一定的影響,這也造成了糧油食品價格的再次上漲。

  事實上,今年以來國際糧價的大漲也帶給國內糧油上漲的壓力。對此,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是大豆的主要進口國,美國大旱使得大豆出現了嚴重的供給短缺,而且有很多人買大豆不是要吃大豆,也不是用來生産食用油,而是要把大豆轉變為乙醇,用作新能源,因而造成了大豆價格的上漲,食用油價格也隨之上漲。此外,全世界各國政府為了救市投放了大量資金,我們注意到很多金融資本在投機食用油,把它先買下來囤積,讓市場價格漲到天上去,然後再賣以賺取巨大差價。所以我們現在發現的很多商品的漲價,不是正常需求導致的漲價,是有投機因素在裏面的。

  【 遏制通脹預期是關鍵 】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在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的同時,控制食品價格的上漲呢?孫立堅認為,控制的關鍵就是要遏制通脹預期,要把老百姓預期未來食品要漲價的念頭打消,局部出現的價格上漲一定要引起重視,漲價的苗頭只要一齣來就要打下去。他建議,首先應儘快動用我們的儲備,尤其是國家給予財政補貼的,有著巨大儲備的壟斷企業在這個時候必須動用他們的儲備,不要等價格漲起來才把手裏存貨投放出來。其次,要堅決打擊囤積。最後,要向老百姓宣傳我們的糧食儲備是非常充裕的,從而打消老百姓對物價將來要上漲的預期,尤其是跟民生相關的局部物價上漲要得到有效控制,這樣才能遏制全社會的通脹預期。

  對於此次食品價格上漲對物價産生的影響,魯政委分析,如果説要讓食品對整個物價形成比較明顯的推動的話,最重要的背景還是要看國內的經濟增長。如果説國內的經濟增長比較強勁,這種傳導的速度就會比較快;如果説國內的經濟增長不太強,比如説還是目前8%以下的狀態,我覺得我們不用過於擔心這些食品價格的上漲能夠很快的擴散,成為全局的價格上漲,這樣可能性還是不太大。(記者 周小苑)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