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動漫産業透視:“喜羊羊”能趕超“日風韓流”?

時間:2012-05-07 09:04   來源:新華網

  5月4日至6日在上海舉行的第四次中日韓文化部長會議上,三國部長首次簽署了促進三方合作的“上海行動計劃”,其中明確提出“三方一致同意加強動漫、遊戲等新興業態的交流與合作,構築三國文化産業領域互利合作新亮點”。

  通過中日韓的産業合作,以“喜羊羊”為代表的一批中國原創動漫形象能趕超“日風韓流”嗎?三國動漫産業能否攜手走向世界?

  中國動漫産業還很“年輕”

  “喜羊羊”走出國門、“大耳朵圖圖”連續獲獎,超過22萬分鐘的動畫片年産量、約600億元人民幣規模的年産值……前不久在杭州舉行的第八屆中國國際動漫節上,中國再次顯現了其作為全球最大新興動漫市場的活力。

  不過,儘管國內動漫産業規模迅速擴大,但與日本可以“萬億元”計算的産業規模相比,依然顯得很“年輕”。

  中國文化部部長蔡武説,日本動漫産業已經形成了世界知名品牌,韓國流行文化也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一股“韓流”,中日韓在相關領域合作潛力巨大。

  業內人士指出,儘管我國動漫年産量迅速攀升,但與日韓的實力對此依然懸殊,差距主要體現于整體創作品質及産業鏈等方面。

  “與動漫的‘美國模式’、‘日本模式’相比,中國動漫産業尚在創造‘百年品牌’的起步階段。”上影集團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廠長錢建平分析,特別是在市場培育方面,米老鼠經過了約80年,機器貓起源於上世紀70年代,相比之下中國原創的“喜羊羊與灰太狼”“大耳朵圖圖”等還很年輕,從事原創動漫事業的人才也很年輕,短時間內超越國際上的“前輩”比較難。

  錢建平説,但也正因為中國動漫産業相對“年輕”,充滿了向外界學習、與外界合作的可能性。

  與“日風韓流”取長補短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先後引進了阿童木、機器貓、聖鬥士、小丸子、蠟筆小新、柯南、火影忍者等不同時期的日本經典動漫作品,韓國的動漫遊戲也深受中國年輕人歡迎。而今正在崛起的中國動漫産業又該如何與“日風韓流”取長補短呢?

  “發展動漫産業不僅僅是拍片子,我們面臨的是‘如何借鑒日韓等國的先進管理和運營理念’,把産業鏈迅速連接起來。”錢建平分析,與美國單一企業打造強大“動漫王國”的模式有所不同,日本動漫模式的優勢在於依託社會化分工,形成成熟産業鏈,以紙質漫畫為內容和市場源頭,電視、電影為主流載體進行傳播,再通過授權,在下游形成産業跨界的整合行銷,最終實現資金回籠。

  曾成功運營“喜羊羊”系列電影的上海卡通先生影業公司首席執行官王磊分析,從現階段的動漫産業市場供求關係看,新興的中國市場魅力巨大,不僅日本動漫企業有意與中方合作,日本的編導、技術人才也看好中國市場,這都有利於中國企業在品牌人物形象塑造、産業開發與授權體系等領域,與日方開展中高端的合作,從日本同行處學到産業可持續發展的精髓。

  錢建平認為,中日韓三國在動漫、遊戲等領域的合作,是一種取長補短的過程。儘管對年輕觀眾而言,美式、日式動漫有“先入為主”的印象,但堅持中國特色的動漫創作也很重要。他説,上海美影廠正在探索從中國當代藝術作品中汲取新的創作靈感,開拓水墨、剪紙、木偶等二維領域的新一代中國流派作品。

  三國動漫能否攜手走向世界?

  與“年輕”的中國動漫産業相比,傳統的日本“動畫王國”近年來也有自己的煩惱。日本國內的動漫市場近年來正在萎縮。與銷量最高峰的1995年相比,引領日本動漫的傳統風向標——漫畫雜誌,15年來總銷量幾乎減半,從原來的13億多冊,下降至5億多冊。

  開展網上漫畫業務的日本動漫産業界人士安藤拓郎認為,以網路和手機為載體的新的娛樂方式,對傳統的動漫産業形成挑戰,開拓海外市場和新媒體渠道,是日本和中國共同面臨的難點,但同時也是機遇。

  在第四次中日韓文化部長會議上,三國文化部長也提出,中日韓有潛力打造文化領域的共同品牌,再攜手走向世界。

  已與日本企業開展多項業務合作的王磊説,從社會化的分工看,中日韓形成動漫、遊戲産業上下游的合作關係完全具有可行性。以日本為例,可以預期將有更多日本中高端動漫技術人才,順應市場供需導向,服務於中國企業。從長遠看,中日企業通過合拍、合作等形式,打造共同品牌的條件正在逐步成熟。

  展望本國及東亞地區的動漫産業發展趨勢,日本“小學館”第二漫畫局知名製作人橫田清認為,創造打動人心的內容和更便於觀看的方式,都很重要。“即便作品是針對孩子,收集素材和編寫腳本也必須一絲不茍,不能放鬆。動漫産業的前景擁有光明的未來。”(記者 許曉青 孫麗萍 王蔚)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