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壓力籠罩中國高鐵出口 日本趁機奪市場

時間:2011-07-28 15:10   來源:環球時報

  “動車相撞事故可能讓中國出口高鐵機會變為零。”26日美國彭博社做出了這樣的一個大膽預測,而就在幾個月前美國媒體上還在羨慕中國高鐵,質問:“中國做到了,為什麼我們沒做到?”世界高鐵市場幾十年來一直是歐洲、日本和北美的公司呼風喚雨,中國高鐵這幾年的發展被稱為“正改變著全球鐵路市場的版圖”,中國高鐵還成為“中國製造”從低端走向高端的一個標誌。23日的溫州動車相撞似乎瞬間製造了“中國製造被打回原形”的幻覺,日本鐵路局官員抓住機會接觸泰國官員爭奪高鐵項目,預測中國高鐵出口將受阻的言論大量出現,韓國《東亞日報》甚至宣稱:“一道閃電就讓中國崛起墜落”。中國幾十年來在快速發展上樹立起的自信遭到某種程度的衝擊,甚至快速發展本身引發的爭議也在迅速增加。美國《舊金山紀事報》甚至説,動車相撞事件可能成為中國模式的拐點。這樣的評論讓不少國家的人感覺很痛快,但大多數中國人都會感到苦澀。

  日本趁機爭奪國際高鐵合同?

  26日,溫州動車事故第一個賠償結果達成,金額為50萬元人民幣,同一天溫州市警方公佈了共計28人的第一批遇難者名單。英國廣播公司26日報道説,中國已命令在全國進行一場為期兩個月的安全檢查,報道特意提到“動車相撞的原因迄今未明”。“美國之音”稱,“中國用安全大檢查來回應公眾的憤怒”。英國《經濟學家》網站説,這次事故的衝擊波可能要比2008年的那次鐵路事故更長久,“在中國,網際網路實際上是公眾質疑的有力放大器,特別是幾年前微博服務開通以來”。法國《論壇報》認為,官方、傳媒、網路在爭奪資訊主宰權。

  “事故可能讓中國出口高鐵機會變為零。”美國彭博社26日做出了這樣的判斷。報道説,在發生造成至少39人死亡的列車追尾事故後,協助中國在不到10年時間裏建成世界最大高鐵網的中國鐵路供應商,可能很難向海外出口設備。“機車製造商南車集團和中國CNR集團以及部件製造商如株洲電機在海外挑戰歐洲和日本供應商,誇耀自己從建設國內高鐵取得經驗。但溫州附近的慘烈追尾事故可能削弱他們的促銷”。報道引述東京亞特蘭提斯投資研究公司總裁莫納的話説,“他們賣高鐵的機會成零。我覺得他們恢復不了信心。”路透社稱,火車相撞事故後,中國鐵路公司股價下跌高達16%。報道引述分析家的話説,“情緒受到這次事故的影響。事故增加了這個本來就虛弱的行業的不確定性,安全檢查可能會拖慢訂單授予進程。”英國《金融時報》26日稱,今年下半年,俄羅斯打算為一條連接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的高鐵線路招標,該項目價值120億至150億歐元,是俄迄今規模最大的一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國預計將會和來自德國、法國和韓國等國的競投者展開激烈競爭。文章稱,“追尾事故或拖累中國高鐵出口”。

  《曼谷郵報》7月26日以“日本急欲參與泰國高鐵項目”為題説,泰國交通部常務次長蘇哉透露,日本有意建造從曼谷到清邁和羅勇的耗資2300億泰銖的高鐵項目。蘇哉稱,25日他與日本鐵路局負責工程事務的副秘書長米澤郎會面,米澤郎對泰國高鐵項目表露了興趣。《曼谷郵報》強調,兩人會面前一天,中國發生動車追尾事故。

  《柏林日報》稱,中國高鐵技術出口的競爭者主要是日本。英國《金融時報》説,東海旅客鐵道株式會社社長葛西敬之曾這樣抨擊中國:“中國和日本的差別是,在日本,如果有一名乘客受傷或遇難,代價就會高得難以承受,這是一件很嚴重的事。但在中國,每年即使有1萬名乘客遇難,也不會有人大驚小怪。”26日,《朝日新聞》網站一篇文章以“在壯觀的碰撞中,中國人的技術出軌”為題寫道:高鐵是中國出口産品中的“榮譽生”,中國鐵道部在全球50個國家推銷高鐵。然而,兩列動車相撞對北京出口其高鐵的戰略構成一記沉重打擊。該網站的另一篇文章説,中國一些人吹噓中國的列車技術已經遠遠超過日本的新幹線,現在這樣的吹噓不再聽得到。《讀賣新聞》自豪地寫道:日本新幹線投入運營已經47年。日本的高鐵有著光輝紀錄,沒有一名乘客死於新幹線事故。《東京新聞》26日引述日本國土交通省官員的話説:“技術上雜七雜八的中國高鐵,存在安全隱患很多。我個人是不想乘坐的。”

  韓國《朝鮮日報》26日説,日本媒體在該國核泄漏事故中保持了克制,對中國動車事故卻進行攻擊性報道,原因之一就是中國的高鐵技術在跟日本競爭,中國官員所説的“中國高鐵技術已經遠遠超過了日本新幹線”刺激了日本的自尊心。因核電站事故轟然倒塌的日本在借機維護技術大國的自尊心。東京外交界的一名有關人士分析説:“圍繞釣魚島領土糾紛,日本因為中國自尊心大受傷害,因此,借報道此次事故宣揚‘日本比中國更優越’。”

  今年早些時候,哈薩克與中國簽署高鐵合作項目。7月23日中國動車追尾事故發生後,《環球時報》記者在哈薩克尚未看到輿論、專家對中哈高鐵項目的擔憂和質疑。《聯合早報》説,沙特鐵路機構的官員25日受訪時拒絕評論中國的這起事故,以及事故會否影響將高鐵合約交給中國公司的決定。2009年,沙特鐵路機構與中鐵籤署一項價值18億美元的合約。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