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五招深化兩岸大交流格局

時間:2013-03-21 08:3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交通運輸部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宋德星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指出,2013年將從五個方面入手,推進兩岸交通運輸領域大交流格局持續深化。

  五個方麵包括:

  一是完善兩岸水上客運服務體系。其中,推進兩岸郵輪運輸成為新亮點,鋻於尚無兩岸資本並在兩岸登記的郵輪,交通運輸部特許大陸企業包租外籍郵輪于2013年上半年從事6個航次的試驗性赴臺旅遊運輸。預計2013年上半年大陸乘坐郵輪赴臺旅遊人數高達1.5萬人,將創出歷史同期新高。

  二是構建兩岸便捷的運輸和物流通道。積極拓展兩岸海上直航,加大投入,加快完善兩岸“三通”的基礎設施和條件。

  三是推進寬領域、深層次、常態化合作。做好“東海救101”專業救助船赴臺訪問工作,共同傳承和弘揚媽祖文化和救撈精神。組織做好兩岸海運論壇等交流活動。推動建立兩岸搜救合作機制,在搜救、救助、打撈、海事、船舶防污染等方面加強協作。引導和鼓勵行業協會和相關科研院校與臺對口單位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建立交流合作機制。

  四是促進相互投資和市場開放。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服務貿易協議今年有望簽署,落實該協議交通運輸領域的開放內容,促進兩岸交通運輸領域的相互投資。促進兩岸交通運輸企業特別是港航企業的聯營、聯盟等合作,共同維護和鞏固兩岸“三通”成果。

  五是組織有關方面,加強經濟形勢和市場分析,實施集裝箱運價備案制度,強化市場監管,及時發佈航運市場情況資訊,引導兩岸港航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據悉,自2008年底兩岸“三通”全面啟動以來,兩岸交通運輸業界建立了每年兩次的定期協商機制。

  宋德星在回顧2012年兩岸交通運輸交流情況時指出,去年,兩岸直航港口擴大到85個,集裝箱航線、客運航線分別達到29條、7條;兩岸海上貨運量、客運量分別完成6250萬噸、166.4萬人,承擔了兩岸99%以上的貨運量和21%的客運量,特別是福建平潭至臺中港的高速客運航線實現了常態化運營,2012年大陸至臺灣本島水路客運量達1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了約70%,為兩岸經貿發展和各領域的交流合作創造了有利條件。(記者 鄭巧)

編輯:郜利敏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