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進兩岸農業合作 農業部將加強三方面工作

時間:2013-03-12 09:01   來源:台灣網

  農業部總經濟師、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畢美家11日下午在北京表示,臺灣投資大陸農業呈現兩個非常鮮明的特點,未來,農業部將加強三方面工作以深入推進兩岸農業合作。(台灣網 楊麗 攝)

  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11日下午在梅地亞中心舉行記者會,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農業部總經濟師、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畢美家就“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穩定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産”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台灣網 楊麗 攝)

  農業部總經濟師、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畢美家11日下午在北京表示,兩岸農業合作潛力巨大,有待通過雙方合作挖掘。未來將在推動兩岸農業合作制度化、借鑒臺灣發展現代農業經驗、以及辦好臺灣在大陸的農業示範園和農民創業園等三方面,進一步加強兩岸的農業合作。

  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11日下午在梅地亞中心舉行記者會,農業部總經濟師、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畢美家在回答臺灣記者有關兩岸農業交流的問題時做以上表示。

  畢美家表示,大陸面積大、農業資源比較豐富、勞動力的成本比臺灣相對也要低一些,而臺灣農業技術、農業産業化的水準、農業組織化程度包括資金這方面都有一定的優勢,兩岸農業合作的潛力巨大,有待發掘。

  他説,實現十八大報告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産品有效供給”的目標,也需要兩岸加強農業合作。兩岸的農業合作已經30多年,逐步走上制度化、規範化發展道路。我們現在努力推動兩岸在農業合作方面能夠簽訂一個比較詳細的、可操作性比較強的協議,使兩岸的合作更加健康、順暢。

  其次要學習借鑒臺灣發展現代農業方面好的經驗、好的做法。畢美家指出,特別是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農業的標準化問題。現在大家對農産品的品質安全意見比較大,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大陸在源頭上的標準化工作剛剛起步,在這方面臺灣有經驗,需要在這方面深入合作。第二方面,臺灣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比較好,它的農協、産銷班,對於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提高農産品的品質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大陸農民專業合作社到去年年底已經發展到68萬個,但是它的運作水準和所發揮的作用與臺灣的農協差距還是非常大的,希望在這方面好好合作,共同來推動這項事業的發展。

  三是要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辦好臺灣在大陸的農業示範園和農民創業園這兩個重要的載體。農業部準備在4月份召開臺灣農業示範園和農民創業園區座談會,進一步總結經驗,更好地推動示範園和創業園健康發展。(台灣網記者 楊麗) 

編輯:郜利敏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