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海關做好對臺春運服務直航臺胞

時間:2013-03-11 13:33   來源:你好臺灣網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句古語本表達了一種憂傷無奈的情愫,但被廈門海關旅檢關員“望文生義”地形容2013年的對臺春運工作,卻另有一番趣味——長長的旅客通道挂著喜慶的紅燈籠,LED大螢幕上滾動著溫馨的標語,這一切都讓旅檢現場像往年一樣喜慶;而在熙熙攘攘的通關旅客中,則閃現著一張張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1月26日-3月6日,廈門海關旅檢關員圓滿完成了又一輪“相似但不同”的對臺春運監管工作。在40天的春運期間,該關為對臺海上直航進出境旅客6萬多人次提供監管服務。

  志願者各個主動血脈親

  春運期間,在臺胞集中的廈門-金門航線旅檢現場,人們不時能聽到海關關員冒出一句句熟悉、親切的閩南語。原來,為響應特區青年志願者服務“美麗廈門幸福年”活動,該關特別成立了閩南語青年志願服務隊活躍在旅檢一線,專門辦理臺胞的通關事務,在填單臺前指導臺胞正確填寫進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申報單及選擇通道。聲聲親切的鄉音,讓出入境的臺胞在口岸就感受到家的溫暖。

  “真是太感謝了!去年也是你們一位海關同志幫我們提運的行李!”臺商陳女士對關員小李説。來廈投資食品行業多年的她今年選擇“中遠之星”對臺客滾輪返鄉,同行的旅伴是老人家和兩個小孩,而隨身行李則包括了兩個大行李箱、一大包小孩食品及兩箱打包好的大陸特産。在通關過程中,正堅守在“老弱病殘孕”專人輔助崗上的關員小李眼疾手快地上前幫忙,一番肩扛手提,小李利索地幫陳女士完成了行李過機檢查。

  進香團一站驗放通關快

  除了過年回家的旅客外,旅遊、宗教團隊也是春運大軍的重要組成部分。2月28日,金門史上規模最大的關帝廟進香團搭乘廈金航線直航客輪,分別從國際郵輪中心和五通碼頭抵達廈門。此次進香信眾共計1300人,其中從國際郵輪中心入境的旅客達500余人,攜帶神尊、神轎等佛器20余件。針對團隊人數眾多、佛器體積過大等情況,廈門海關提前加派人手進行船邊驗放,待客輪靠岸時馬上啟動一站式驗放程式,為進香團節省了通關時間。

  進香團成員李老先生説:“我們每年都會來廈門一趟,今年的規模最大啦,代表了整個金門縣。感謝海關為我們提供的便利!”

  離家守崗不言苦兩岸情

  剛畢業的關員小顏是第一次離家過年,帶著些許新鮮感,他首次感受了大年初一的海關旅檢現場氛圍——國際郵輪中心的人流不如平時洶湧,回鄉過年的大陸新娘帶著三兩個娃兒,拖著滿滿噹噹的年貨……

  等到旅客結束通關後,關員們終於可以歇歇腳。大家圍著桌子坐下,吃著叫來的外賣,桌上滾著一鍋豬肉罐頭燉白菜的小火鍋。蒸騰的水汽,飄著的肉香,小顏覺得這頓並不算豐盛的午飯也有些“圍爐大餐”的意思。

  “我已經在崗位上過了好幾個春節啦。”關員老徐説。春運期間正是旅遊旺季和臺胞返鄉過年的高峰期,按照海關旅檢科的一貫做法,除了個別外地關員回家過年外,其餘同志均暫停休假,全力保障春運,尤其是家在廈門的同志總是主動放棄休假,確保旅客及時通關。(記者 郭婕妤 通訊員 王咏潔)

編輯:郜利敏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