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汪辜會談”:兩岸劃時代轉捩點

時間:2013-04-27 13:36   來源:台灣網

  1993年4月27日至29日,在海協會的倡議和積極推動下,經過海峽兩岸的共同努力,備受注目的第一次“汪辜會談”在新加坡正式舉行。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刊載社評指出,今憶往昔,愈發讓後人了解前人的智慧與耐心。“汪辜會談”已為兩岸接觸奠定三項深具歷史意義的堅實根基,是上世紀開創兩岸交流的試金石。

  全文摘編如下:

  在兩岸關係的歷史長河裏,1993年4月將會被後人標誌成劃時代的轉捩點。大陸海協會會長汪道涵與臺灣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首度在新加坡碰面,此一歷史性會晤不僅備受兩岸人民關注,連各國媒體也爭相報道。

  “汪辜會談”已為兩岸接觸奠定三項深具歷史意義的堅實根基。一,開啟兩岸和解對話的時代。二,兩會簽署的協議為日後的兩會協商機制建立初步基礎,且兩會最初簽署的四項協議更造福不計其數的兩岸人民。三,促進民間交流的急速增長,尤其在經貿、文化、教育等面向,都獲得驚人的成績。對化解兩岸政治分歧來説,有正面助益,這是連反對兩岸發展的人都無法否認的事實。

  眾所皆知,兩岸關係在過去廿年曆經了高低起伏的重大轉折。辜振甫先生曾在1998年到上海拜會汪道涵,成為自1949年後,第一位臺灣重要代表人物踏上大陸土地,其意義當非筆墨能形容。

  平心而論,“汪辜會談”是上世紀開創兩岸交流的試金石,而2005年的“胡連會”是導正兩岸關係方向的重要指標,指引著大陸和臺灣必須共同面對的議題與挑戰。

  自從兩會簽署ECFA後,兩岸經貿往來就更加密切,故也急需完成後續的各項協議,以利創造臺海的雙贏局面。

  恰巧的是,大陸海協會在26日改選新任會長,由原任商務部部長的陳德銘接替陳雲林,成為下一任大陸對臺談判的主導人。中共當局也許想借由他豐富的經貿談判經驗加速兩岸經貿談判的完備,以便為下一階段的政治接觸做預先準備。

  今憶往昔,愈發讓後人了解前人的智慧與耐心。唯有放下自我,追求大我理想的實現,才有讓兩岸關係進入柳暗花明的新境界。汪道涵及辜振甫兩位先賢就是最好的例子,正是我們應傚法的最佳典範。

編輯:郜利敏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