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國雄:同心圓得中國夢 齊志贏取民族興

時間:2013-04-27 13:30   來源:台灣網

  ——紀念中共中央發佈“五一口號”65週年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佈了“五一”勞動節口號,號召全國各族人民團結起來,為建立新中國而共同奮鬥。65年後的今天,當建立新中國的偉大夢想已經實現64年之後,在中華民族信步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的光明前景中,我們紀念中共中央發佈“五一口號”65週年,就是要進一步堅持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信心,傳承和弘揚臺盟愛國愛鄉的光榮傳統,團結和帶領全市盟員,凝聚力量、發揮作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岸和平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一、“五一口號”開啟了構築中國夢的偉大之門

  1948年,隨著人民解放戰爭的不斷勝利,國內局勢越來越朝著有利於人民的方向發展,中國共産黨號召全國各階層人民為建立新中國而共同奮鬥的條件和時機已經成熟。4月30日,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對外發佈了“五一”勞動節口號,號召:“全國勞動人民團結起來,聯合全國知識分子、自由資産階級、各民主黨派、社會賢達和其他愛國分子,鞏固與擴大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主義、反對官僚資本主義的統一戰線,為著打倒蔣介石建立新中國而共同奮鬥!”號召:“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並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

  中共中央發佈“五一口號”,對外公佈了中國共産黨人的政治主張,提出了新中國政權的藍圖,向全國各階層人民開啟了構築中國夢的偉大之門。這個中國夢就是全國各階層人民團結起來,為建立一個獨立、民主、和平、統一的新中國而努力奮鬥。中國共産黨提出的這個中國夢,得到了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的熱烈響應,他們通過發表宣言、通電和談話等多種形式,堅決擁護“五一口號”主張,積極與中國共産黨共商建國大計,與中國共産黨共圓建立新中國的偉大中國夢。

  “五一口號”的發佈以及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的積極擁護,促進了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公開、自覺地接受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堅定了他們走新民主主義、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決心,促進了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發展,促進了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進一步鞏固和擴大,為後來建立新中國,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奠定了重要基礎。

  二、臺盟自始至終致力於構築中國夢

  1947年臺灣“二?二八”起義失敗後,以謝雪紅為代表的臺灣愛國人士,為了繼續有效反抗國民黨的專制獨裁,謀求臺灣人民的解放和幸福,在中國共産黨的幫助、支援和指導下,于1947年11月12日在香港成立了臺灣民主自治同盟。臺盟成立時通過的綱領中,第一條就提出要“設立民主聯合政府,建立獨立、和平、民主、富強與康樂的新中國。”這表明,臺盟作為一個愛國的民主黨派,自成立伊始就將自己的奮鬥目標與建立新中國這個中國夢融為了一體。

  1948年中共中央“五一口號”發佈後,臺盟最先擁護,于5月7日發佈了《臺灣民主自治同盟擁護中共“五一”號召告臺灣同胞書》,指出:“目前中國新形勢,大家都看得很清楚……人民解放軍的全國勝利,已經定局……籌建民主聯合政府的時期,已經成熟了……在這時候,中共中央發表了這個號召,正切合全國人民目前的要求,也正切合臺灣全體人民的願望……中共中央這次提出了‘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並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這樣的政府才是一個真正合法的中國政府,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號召:“同胞們!趕快起來響應和擁護中共中央的號召,配合全國人民的革命鬥爭……反對臺灣分離運動的各種鬥爭,準備參加‘政協會議’,‘人民代表大會’和‘民主聯合政府’,這樣,臺灣人民才能由美蔣聯合統治的痛苦中解放出來……”臺盟響應和擁護中共中央“五一口號”,表明已經自覺接受中國共産黨的領導,自覺為中國共産黨提出的建立新中國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了。

  1949年9月21日,臺盟作為黨派單位參加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並與中國共産黨等一道完成了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偉大歷史使命,實現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用畢生精力甚至生命為之奮鬥的中國夢。臺盟提出的“建立獨立、和平、民主、富強與康樂的新中國”變成了可觸可摸的政治實踐,臺盟的中國夢融入了中華民族走向獨立和偉大復興的命運共同體。新中國成立64年來,臺盟始終堅持與中國共産黨同心共進,自始至終致力於構築中華民族的中國夢,為新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作出了積極而重要的貢獻。

  三、中國夢的最終實現,需要臺盟繼續發揚實幹精神

  65年歲月斑斕,65年滄桑巨變,中共中央在“五一口號”中提出的中國夢變成了中華兒女矢志奮鬥的嶄新實踐,承載著中華民族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偉大歷程,也展示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遠大前程。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説:“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習總書記所闡述的中國夢的偉大願景,本質內涵是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社會和諧。中國夢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一直矢志追求的目標,是中國人民始終不渝的前進方向。臺盟作為構築這個中國夢的命運共同體,要傳承和弘揚老一輩臺盟人愛國愛鄉的光榮傳統,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凝聚全體盟員的力量,以“實幹興邦”的偉大氣魄,為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十八大報告指出:“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不可阻擋的歷史進程。和平統一最符合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兩岸和平統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這個中國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臺盟作為具有臺灣省籍界限的民主黨派,更有責任通過充分發揮各成員與臺灣各個族群、各個階層之間天然的親情和鄉情優勢,進一步挖掘兩岸同胞往來的新途徑、新方式,有效加強同臺灣各階層、各族群之間的交流交往,融洽同胞感情,增強民族認同,擴大兩岸共識,為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在全國各族人民的同心齊志努力下,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圓滿實現,最終贏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臺盟北京市委主委 蔡國雄)

編輯:郜利敏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