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學者:兩岸分久必合 可借鑒孫子兵法智慧

時間:2013-03-19 10:34   來源:中國新聞網

臺灣學者:兩岸分久必合可借鑒孫子兵法智慧

  據臺灣《旺報》報道,長期研究《孫子兵法》的臺灣中華孫子兵法研究學會研究員王長河18日指出,這部戰略哲學的巨著對兩岸關係有重大助益,“孫子的戰略思想是為活人服務,也是為活著的國家服務”,他認為兩岸之間“分久必合”,中國人應有智慧思考兩岸共同的未來,《孫子兵法》絕對不止是古代的兵書,它的現實意義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王長河説,《孫子兵法》是“明”的哲學,一套中國固有哲學思想的思維體系。它的13篇有迴圈復始的作用,有別於西方量化的哲學,可説是典型的中國人的智慧。

  王長河曾撰寫《臺灣研究孫子兵法20年》一書,他指出臺灣研究孫子分6個階段:1949年以前重點闡釋《孫子兵法》,並將原文翻譯為白話文;1950年代以探討兵學思想體系為主;60至70年代研究重心為《孫子兵法》與《吳子兵法》之比較、注解例證之研究;70至80年代,適逢大陸銀雀山漢墓竹簡《孫子兵法》及《孫臏兵法》同時出土,遂進入竹簡殘文作白話的釋義及傳世本的比較;80至90年代重點從近代著名戰史驗證《孫子兵法》。本世紀開始,臺灣學者傾向研究孫子思想在其他多元化領域的應用。

  王長河表示,《孫子兵法》時至今日仍靈活且豐富地被應用在社會各方面,兩岸學者目前對此研究也跳脫傳統軍事範疇。

   

編輯:郜利敏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