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美國陷戰略焦慮 兩岸保釣令其如坐針氈

時間:2013-03-19 08:46   來源:中國新聞網

  香港《大公報》17日刊文説,近年美國華府高調“重返亞洲”,目的就是要圍堵中國。最近,美國接二連三地阻撓臺灣進行防務活動,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不想讓兩岸形成共保國土、聯手抗敵的默契。

  文章摘編如下:

  去年美國政府對臺灣方面加強南海太平島軍備表達不滿,最近又警告臺當局不要派遣公務船前往釣魚島附近海域巡航。太平島和釣魚島乃中國固有領土,兩岸保衛家園,義不容辭。美國接二連三地阻撓臺灣進行防務活動,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不想讓兩岸形成共保國土、聯手抗敵的默契。

  近年華府高調“重返亞洲”,目的就是要圍堵中國。美國雖然仍保持著“世界一哥”的超級大國地位,但這些年接連發生金融海嘯、債務危機,經濟實力不如從前。反觀中國,這十多年來經濟實力不斷發展壯大,已躍升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陷入“戰略焦慮症”的華府擔心中國會成為亞洲的領頭羊,擁有與美國分庭抗禮的實力,所以打著“維護亞洲秩序”的名號,重返亞洲鞏固“第一島鏈”,而菲律賓覬覦黃岩島、日本公然“國有化”釣魚島等事件都成為美國插手亞洲事務的藉口和機會。尤其在釣魚島問題上,美日當年私相授受,美國政府擅自將釣魚島交給日方管轄,在中日之間埋下了一顆地雷。如今日本政府在釣魚島問題上玩火、挑釁中國,華府自然助日本一臂之力。

  臺灣方面雖然沒有與大陸正式展開聯手保釣,但也定期派公務船在釣魚島附近海域巡航和護漁,與大陸形成同一陣線。美國當然不會袖手旁觀。臺灣位於美國構建的“第一島鏈”的中間,具有相當特殊的戰略地位。它處於限制大陸海軍進入太平洋的咽喉重要位置,向西是控制大陸沿海北起渤海灣南至汕頭近3000公里的海岸線港口軍事活動的最重要海洋軍事堡壘,是掌握臺灣海峽從東北亞到東南亞海上交通的孔道。所以,美國向來視臺灣為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是圍堵大陸的重要棋子,倘若缺少了臺灣這一環,“第一島鏈”形同破局,嚴重影響美國在亞洲的戰略佈局。

  去年9月以來日本政府在釣魚島海域掀起“購島”惡浪,喚起兩岸民眾同仇敵愾之心,有助於增強彼此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華府擔心,兩岸若在南海問題和釣魚島問題上展開闔作和交流,有助於加強雙方的軍事互信,為簽署兩岸和平協議打下基礎。如此便會削弱美國對臺灣的影響力,尤其不利美國對臺售武。

  臺灣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美國只會從自身利益出發。去年美國向菲律賓提供武器,卻不滿臺灣加強太平島軍備;今年1月臺灣公務船遭日本艦艇的水炮攻擊,美國反而警告臺灣不要派船巡航。面對如此種種,臺當局“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編輯:郜利敏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