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宮傳遞兩岸信眾情

時間:2012-02-06 09:28   來源:人民網

圖為用鳳梨和香蕉做成的水果“旺龍”。

  用鳳梨和香蕉做成的“旺龍”,用1萬多袋共計5萬斤大米做成的“米龜”,儼然成為福建泉州天后宮裏今年最耀眼的“明星”。從正月初一到十五,每天前來祈福的民眾像遊客一樣,紛紛和這些“明星”拍照留念。

  據泉州天后宮的工作人員介紹,正月十五元宵節當天,大“米龜”將會揭彩點睛,屆時來自兩岸的民眾將從頭到尾摸遍米龜各個部位,共祈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摸龜頭蓋大樓,摸龜嘴大富貴,摸龜身大翻身,摸龜腳吃不幹,摸龜尾吃到有頭有尾。”這就是閩臺兩地流傳久遠的傳統民俗“乞龜”。尤其在臺灣澎湖,每年的元宵節,居民都會推出“乞龜壽”的寺廟活動,寓意來年幸福安康。

  “泉州與澎湖一衣帶水,澎湖近八成的民眾都是泉州移民,澎湖‘乞龜’源自泉州,並在澎湖保存完好。”澎湖天后宮主任委員楊國夫説,為了將泉州傳承到澎湖的傳統文化再現給泉州鄉親,從2007年起,澎湖、泉州兩地就開始聯合舉行“乞龜”活動,為兩岸民眾祈求新春祝福,今年已是第6年。

  泉州天后宮的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今年的米龜由泉州和澎湖兩地的制龜師傅共同製作,比去年多了1萬多斤,也是大陸有史以來最大的。按照慣例,“乞龜”活動結束後,泉州天后宮將把部分“平安米”分發給困難民眾。

  在看完大“米龜”後,記者在天后宮裏又發現了另外一件來自臺灣的新事物——一台轎子造型的自動投幣抽籤機。裏面供奉著媽祖娘娘,只要投進去兩枚一元的硬幣,抽籤機就會放出音樂,機器內站在前排的“仙女”會自動退回後面的“暗房”,捧著一支簽出來,通過前面的滾筒呈送給香客。這臺新潮的抽籤機同樣吸引了大量民眾的目光。

  “其實,春節還不是泉州天后宮最熱鬧的時候,最熱鬧的是每年的媽祖誕辰前後。”工作人員説。作為媽祖信俗的重要發祥地和傳播地,泉州天后宮是臺灣各主要媽祖宮廟的分靈祖廟,每年媽祖誕辰(農曆三月二十三)前後都是一年中進香團最多的時候,每年都有10萬多海內外信眾前來參拜,其中很大部分是來自海峽對岸的信眾。

編輯:白皛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