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及香港逾三千名信眾聚閩漳州共祭“天公”

時間:2012-02-01 11:05   來源:中新社

  中新社漳州1月31日電 (劉永明 王俊人)31日淩晨(農曆正月初九),位於福建漳州天寶鎮的玉尊宮香煙繚繞,人聲鼎沸。兩岸及香港逾3000名信眾齊聚此間,在主祭人的帶領下,俯身向“天公”(玉皇大帝)金身叩首行三跪九拜大禮,共同祈盼國泰民安。

  據了解,從1999年臺灣草湖玉尊宮援建天寶玉尊宮後,這“兩宮”幾乎每年正月初九都會同時舉辦相同的“天公誕”大型祭拜儀式,每到此時,臺灣、香港以及海外華人信眾、在閩在漳臺商紛紛前來祭拜,規模盛大,參拜人數逐年遞增。

  天寶玉尊宮負責人林寶山説,今年的祭奠儀式規模更勝往年,單是供桌就有400余張,從廟門口向外延伸百米開外。供桌的最前頭整齊排列祭品,以此表達信眾們對神明的敬意。記者發現祭品口裏均含著桔子,頭部係著紅包帶,身上分別被打上“闔家平安”等字眼,寓意吉祥幸福。

  玉尊宮初名開元觀,唐高宗年間肇建於漳浦縣李澳川。唐貞元二年(西元786年)遷建於州城西隅做蕎巷,明洪武二十年改為今名。民國八年(西元1919年)援閩粵軍陳炯明部駐在漳州,玉尊宮被毀。後經信眾商議在天寶鎮五里沙村後坑社建簡易廟宇。

  20世紀90年代,臺灣宜蘭草湖玉尊宮管委會主任李炳南教授幾次率團前來考察、參香。隨後,該會捐資600多萬元人民幣重建玉尊宮主殿,並於1999年1月9日落成。

  據介紹,出於對“天公”的敬畏,閩臺民間極少供奉玉皇大帝的雕像。但是,始建於唐代的漳州天寶玉尊宮和二戰末新建的臺灣宜蘭草湖玉尊宮,不僅同名,而且同樣供有威嚴的玉帝金身。尤其是在海峽兩岸各自建立的天公廟中,命名為“玉尊宮”的,僅有兩座,即漳州天寶玉尊宮和臺灣宜蘭草湖玉尊宮。

編輯:白皛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