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絲路到怒江 臺灣阿媽用鏡頭記錄大陸二十年

時間:2011-12-15 09:46   來源:台灣網

張惠娟在典禮現場,相機從不離手 (台灣網 芮益芳 攝)

  台灣網12月14日北京消息 由兩岸知名網路媒體聯合打造的“兩岸大交流,你我共參與”網路作品大賽13日在北京舉行頒獎晚會。在“十佳瞬間”獲獎名單中,來自臺灣的張惠娟女士一人獨佔兩席,可謂比賽的大贏家。

  兩岸民眾交流日益增多,造就了“兩岸大交流,你我共參與”的空前盛況。“十佳瞬間”的每一幅照片,都凝結著作者的匠心獨運和真摯情感;每一幅照片背後,都藏著耐人尋味的交流經歷。兩岸血脈相連,同根同源的手足之情,是這些作品共同的情感歸處。

  張惠娟女士説主辦方通知她獲獎時,她有些難以置信,起初只是因為參賽流程簡單才打算一試,竟意外得了兩個獎項,她甚至還懷疑過獲獎資訊的真假。這並不是張女士第一次在大陸拿獎,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攝影大賽一百幅獲獎作品中有六幅來自臺灣地區,這六幅中就有張女士的一幅。

  這張《子炊侍親(雲南)》,不僅是張女士的最愛,更是深深打動了許多網友。照片裏父子簡單的對視,傳遞著父子間的默契、融洽與親密,張女士對這位孝順的兒子是讚不絕口。另一幅獲獎照片《快樂農婦》也是拍攝于雲南,農婦臉上因豐收而洋溢的笑容,讓人心情瞬間開朗。張女士現在回想起那兩個場景,還是帶著幸福的笑容。

  在採訪張女士的過程中,不止一次震驚于她精彩豐富的旅遊經歷。她的大陸之旅開始於二十多年前,而且起點就不同凡響——絲綢之路。二十年前,張女士幾經輾轉,終於到達西安,準備著她的絲路之行。二十多年前,古絲綢之路一線是何種條件,不難想像。憑著對大陸的嚮往和對旅遊的熱愛,張女士克服了重重困難,在有限的十幾天裏,完成了自己的絲路之旅,吐魯番、天山,都留下了她的足跡。她的大陸之行,自此一發不可收拾。

  就在頒獎晚會舉行的前不久,她剛剛又去了一次新疆,拍了好多胡楊林的照片。但是由於風沙太大,張女士的相機不幸損壞,談到這裡她卻興奮地哈哈一笑,對記者説,“剛好可以用這次得獎的獎金,換一台新的相機,好高興!”

  雲南的梯田,怒江的村寨,西藏的納木錯,都被張女士框進了鏡頭裏。拉薩和雲南孩童臉上純真質樸的笑容,是她眼中最美的風景。張女士熱愛旅遊,喜歡去原生態保存較好、開發較少的地方旅遊,所以她比一般旅遊愛好者付出了更多。

  她説,兩岸旅遊政策放鬆之後,她和臺灣攝影愛好者們來大陸更加頻繁了,而且現在聯繫很方便,周圍好多人都在計劃來大陸旅遊。她想去更多地方,希望來大陸看更多不一樣的風景,下一個目的地初步定在了貴州。張女士對下次的大陸之行滿懷憧憬。(記者 郭瑩瑩)

《子炊侍親(雲南)》 張惠娟(臺灣)/攝 來源:聯合新聞網

《快樂農夫》 張惠娟(臺灣)/攝 來源:聯合新聞網   

編輯:白皛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