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美好瞬間定格——一位大陸赴臺交換生的寶島之行

時間:2011-12-15 09:46   來源:台灣網

平溪元宵 林菁/攝 來源:“兩岸大交流 你我共參與”獲獎作品

  台灣網12月14日北京消息 由兩岸知名網路媒體聯合打造的“兩岸大交流,你我共參與”網路作品大賽13日在北京舉行頒獎晚會。入選“十佳瞬間”的每一幅照片,都凝結著作者的匠心獨運和真摯情感;每一幅照片背後,都隱藏著耐人尋味的交流經歷。大陸赴臺交換生林箐向我們講述了“平溪元宵”這幅作品背後的故事。

  兩岸民眾在網路這個大舞臺上交流、分享,造就了“兩岸大交流,你我共參與”的空前盛況。每一件參賽作品有著共同的情感歸處,就是兩岸血脈相連、同根同源的手足之情。

  臺灣平溪的元宵節向來是不可錯過的節慶盛會之一,緩緩上升的天燈,載著人們對未來美好的期許,飛向天際,照亮一方夜空。2011年元宵節平溪的夜空中,有一盞大陸女孩林箐點亮的天燈(見圖),融匯在寶島那片絢爛的燈海中。

  受益於近年兩岸教育交流與合作的逐步加強,林箐以交換生的身份在臺灣度過了快樂而充實的半年。

  談到這張獲獎照片,還有一個小插曲。當時林箐把天燈點燃後,本以為天燈會順利升起,但天燈卻是搖搖晃晃,眼看就要墜下來了,旁邊一位老伯以極快的速度一把拉住天燈,及時採取補救措施。很快的,天燈就又升了上去,化險為夷。照片上托著天燈的老伯,就是林箐天燈的“救命恩人”。林箐説本來想以這個故事給這張照片命名的,可是似乎難以説清,就用了“平溪元宵”。她説天燈上都會寫有放燈人的願望,大到“世界和平”,小到“物價不要上漲這麼快”,五花八門,卻都是大家最樸實的心願。

  説起臺灣民眾給她最深的印象,她用了“真誠、善良”來詮釋自己的感受。

  在這半年的求學過程中,雖是身在異鄉,但她卻從來沒有覺得孤獨和忐忑,滿滿的都是驚喜和感動。“經常會收到臺灣同學、朋友送給我的小禮物,有的甚至是我不認識的人”,“走在路上,會有人很熱情的跟你打招呼,主動給予你幫助”,林箐講述她在臺灣的點點滴滴,都透露著臺灣民眾的善良、熱情和真誠,正是這濃濃的人情味,讓林箐獨在異鄉,也能被親情、友情包圍,有著足足的快樂、輕鬆和安全感。她説雖然離開臺灣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她依然覺得,整個人還是輕鬆、快樂的。

  她還説,自己常常會一個人帶上背包,去環島旅遊,領略寶島美麗的風景。買上一張專門提供給學生的火車票,一段時期內就可以在任意站點上下車,便於盡情享受沿途的風景。她驚嘆于火車窗外天高雲淡、清新自然的美好,也會被這一路上的人情所感動,她也很自豪地告訴記者,她曾經以為主人家刷三小時油漆換來了免費的民宿。最令她難忘的,是在蘭嶼的一夜。

  蘭嶼是綠島附近的一個小島,林箐説今天在島上搭一下順風車,第二天全島的人就都認識你了。在她要離開蘭嶼的前一晚,島上牧師的兒子知道她即將踏上新的旅程,就抱出吉他,和著濤聲,在星空下,為她彈唱,用自己的歌聲,祝福她早日平安返家。這份自然流露出的善意與真摯,深深感動了林箐。情真、性善、景美,渾然天成。

  林箐希望能再到寶島一遊,臺中是她既定的下一站。

  一灣海峽,怎麼可能磨滅彼此深種的美好記憶,又怎麼可能阻隔血濃于水的手足親情。越來越多的青年學子來到大陸或臺灣求學,兩岸朝氣蓬勃的青年一代,聚集在一起,面對面的積極互動、真誠交流、快樂分享,預示著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的美好未來。

  “我們的心,從沒有海峽的界線,在同一個天空,有著相同的語言,等待著我們,相聚,在海的那一邊,承諾,未來,還會再見……”主題曲《我們的心》不僅是兩岸青年在交流活動中相識的産物,也是兩岸青年手足之誼的見證。(記者 郭瑩瑩)

    

編輯:白皛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