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清算行走進臺灣 兩岸開啟“通匯”時代

時間:2013-01-30 09:07   來源:你好臺灣網

  1月28日,臺灣當局“中央銀行”核準中國銀行臺北分行為臺灣地區人民幣清算行,最快農曆年前人民幣業務可開辦。兩岸新金融合作的東風,終於吹起。在開展人民幣業務的起跑線上,臺灣銀行業者的搶跑準備已經開始。臺灣民眾和企業,對於兩岸的“通匯”,無不拍手叫好。而貨幣清算行的確立和清算機制的建立,也為臺灣爭取成為下一個人民幣離岸中心,增添了最為重要的砝碼。

  【清算行核準確立人民幣在臺業務上路】

  清算行究竟是做什麼的?清算如何理解?

  據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所唐永紅所長介紹,平常我們到銀行去兌換外幣,或者企業跨境貿易結算外幣,是居民或企業與商業銀行之間發生的關係,行為是貨幣兌換。

  這些商業銀行收的外幣多了,需要拋貨,或者外幣不夠用了,需要補貨,這時怎麼辦?商業銀行就需要跟外幣清算行發生關係,到清算行拋(貨)補(貨)。

  長期以來,兩岸未能建立貨幣清算機制,島內銀行人民幣多了或少了,需要到香港的匯豐銀行和美國銀行拋補,大陸銀行的新台幣多了或少了,也需要跑到香港去拋補。

  這種狀況的明顯局限是貨源不穩,且多為舊鈔,因為要先兌換成港幣或美元,所以多支付了一層匯兌手續費,同時多擔負了一環匯率浮動風險。

  2010年10月底,中銀香港(中國銀行香港子行)正式向島內的臺灣銀行和兆豐銀行提供人民幣現鈔,再由這兩家銀行向島內其他商業銀行提供拋補服務,解決了貨源不足問題。但是這次仍然透過第三地(香港)清算,並且只向臺灣民眾開放人民幣兌換,未向公司與法人開放,企業仍然面臨先要換成第三方貨幣的問題。

  兩岸貨幣清算工作正式上路之後,臺灣的銀行需拋補人民幣,就可通過中行臺北分行;大陸的銀行需拋補新台幣,就可通過臺灣銀行上海分行,兩岸貨幣將首次實現直接清算。

  最大受益者是臺商

  清算行的核準確立、貨幣清算的建立,最大的受益者是兩岸企業。對於臺商來説,他們將得到更實在的實惠,節省一大筆匯兌手續費、匯兌時間,並且避免多一層匯兌帶來的匯率風險。央行有關人士表示,未來兩岸企業若能以新台幣和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可為企業節省2-3%的交易成本。

  此後,兩岸企業貿易往來的資金可以直接用人民幣和新台幣結算。以2011年兩岸進出口金額1693億美元計算,可幫企業省下約500至1500億元(新台幣,下同),使廠商資金調度更加靈活,匯兌風險也相對降低。

  之前,臺企從臺灣進口貨物,通常是用美元,而美元現在貶值。現在臺企從臺灣進口貨物時,可直接以人民幣報價,降低了風險和成本。

  臺灣民眾可開展人民幣理財

  在臺灣“中央銀行”核準中國銀行臺北分行成為臺灣地區人民幣清算行後,臺灣“中央銀行”副總裁楊金龍指出,若銀行準備週全,最快當天就可與中行臺北分行簽約,甚至下午就可開辦人民幣業務。而這為臺灣民眾選擇人民幣理財,打開了方便之門。

  據調查,臺灣民眾在資産配置上,非常重視理財産品,投資證券、基金與債券等理財商品比重接近20%,僅次於房地産。臺灣有錢階層或大富戶比例相對較高,凈資産超過100萬美元的大戶超過24萬戶,是人民幣理財産品的潛在客戶。

  因此,臺灣金融控股公司副總經理張鴻基認為,以臺灣民眾的理財偏好、累積的經濟能力以及對海外理財的需求趨勢,未來人民幣理財商品在臺灣有很大的潛力與成長空間,人民幣財富管理的商機無限。

  方便大陸民眾直接兌換新台幣

  當前,新台幣兌換只限福建、上海等局部地區的局部銀行辦理,大陸大多數地區還不能辦理該項業務。

  近兩年隨著大陸游客赴臺數量迅猛增長,新台幣在大陸的需求日漸看漲,如今新台幣的清算問題又獲得解決,這勢必刺激大陸商業銀行積極申辦新台幣兌換業務,大陸的新台幣兌換點將會快速普及,利好赴臺遊的大陸民眾。

編輯:郜利敏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