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在探討經濟共同發展時應"適時""務實"

2013-07-05 13:16     來源:台灣網     編輯:林天泉

原標題:對兩岸經濟共同發展與亞太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相銜接的幾點看法

    今年4月博鰲亞洲論壇期間,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向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提出,希望兩岸共同面對全球經濟新局,共同構築兩岸願景,共同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習近平總書記表示,兩岸可以適時務實探討經濟共同發展、區域經濟合作進程相銜接的適當方式和可行途徑,為兩岸經濟合作增添新的活力。針對以上會談內容,臺灣有些學者提出應儘快確定兩岸共同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方式和途徑,筆者對此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從當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現實情況看,臺灣參與亞太區域經濟合作進程還需要進行充分準備。

  目前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潮流中主要有以下已經或正在進行談判的合作機制:1.東盟10+n(包括10+1/10+3/10+6);2.中日韓FTA(以及中日FTA和中韓FTA);3. RCEP(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4. TPP(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其對加入成員的開放程度要求不同,相對而言,臺灣當局最積極努力加入的、由美國主導的TPP要求開放程度最高。

  但臺灣加入各種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的條件並不成熟。以TPP為例,這是一項自由化程度頗高的FTA,特別是在農産品市場開放上,由於臺灣當局長期採取保護島內農業的政策,導致島內農産品價格偏高、競爭力不強,無法滿足加入條件。根據臺灣"財政部"的統計資料,2011年臺灣全部産品平均名義關稅率約為5.89%,但農産品名義及實質稅率則分別高達13.88%和7.94%,與TPP成員間主要貿易産品零關稅的目標相差甚遠。由於農産品在美國、紐西蘭、越南、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TPP成員出口中都佔有較高的比重,因此若臺灣加入必然要大幅開放島內農産品市場,這在島內當前的政治、經濟氛圍下是難以實現的條件。對於臺灣加入其他區域經濟合作機制也存在類似情況。

  服務業開放更是制約臺灣參與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的重要瓶頸。臺灣島內對兩岸剛剛簽署的"服務貿易協議"的反應就可以看出開放臺灣服務業市場的阻力有多大。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是為了推動兩岸服務貿易正常化和自由化,相互開放服務業市場,促進雙方共同發展而簽署的協議。兩岸服務貿易市場開放涉及到WTO服務貿易總協定12個服務部門中的11個。大陸方面出價均高於對WTO的承諾水準,一次性出價涵蓋的行業類別之多、開放力度之大,在大陸已簽署的類似協議中是前所未有的。臺灣當局評估,協議將使臺灣實質GDP增加0.57%,約2200億元新台幣,創造至少3500多個就業機會。臺灣電子商務、資訊業、線上遊戲業、金融業、環保業、物流及運輸業等七大産業受惠尤為明顯。這些對臺灣民眾來説都是重大利好。

  然而這樣對臺灣有利的合作協議卻引發島內部分傳統服務業業者強烈抗議。例如美容美發業者擔心大陸業者來臺會衝擊就業人口;電影業擔心臺灣淪為大陸電影代工,增加配額將削弱臺灣電影競爭力;運輸業者擔心資本、人力、資金無法與大陸業者競爭;旅行社及旅遊服務業擔心大陸業者進一步擠壓臺灣業者利潤空間;電子商務業者擔心只限福建無法到其他地區;印刷業擔心大陸出版業會變相入臺,臺灣印刷業可能被陸資購並;建築物清理服務業、批發交易服務業等也都憂慮會"全面淪陷"。

  而且還有在野黨的猛烈批評。2013年06月26日民進黨第十五屆第四十次中常會發表新聞稿稱:"本黨除與相關産業代表進行會談外,亦多次疾呼執政者應暫緩簽訂……執政團隊仍執意簽署,且黑箱決策,漠視民主程式,本黨對此要給予嚴厲譴責……中央黨部除已成立專業小組因應外,亦與立院黨團設立受衝擊産業專線申訴電話,並陸續安排與受衝擊産業座談,為産業發聲,反映業者意見……且非經立法院實質審查通過,不得啟動生效條款。"民進黨主席蘇貞昌甚至表示,馬當局如果強推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就是罷免(馬英九)最好的時候";如果有"立委"堅持"護馬","就是罷免立委的時候"。最後迫使臺灣立法機構決議將協議由"備查"改為"審查",使該協議儘快生效增加了不確定因素。這些表現都可以看出臺灣對開放島內服務業市場是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與制度準備的。兩岸之間都如此,臺灣對外參與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的談判恐怕會更加困難。

  二、從臺灣參與亞太區域經濟合作的順序看,兩岸經濟整合應優先於對外經濟整合。

  兩岸經濟整合不但有更強的可操作性、更實際的利益前景,當兩岸經濟整合達到一定程度後,兩岸共同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會使臺灣獲得更合理的成員地位和待遇。

  由於大陸始終抱持"求同存異"、"兩岸一家"的原則與理念處理兩岸經濟合作問題,對事關臺灣經濟根本利益的方面會以"同理心"對待和處理,即國臺辦所説的"本著兩岸一家人的立場,充分體諒、照顧臺灣民眾的關切,盡可能地照顧臺灣中小企業、傳統産業、基層民眾,特別是臺灣中南部民眾的實際利益"的處理原則,有助於兩岸相關經濟協議的達成,也使兩岸經濟整合難度遠遠小于臺灣與亞太地區其他經濟體的經濟整合難度。例如,兩岸簽署ECFA時大陸就本著以下原則促使雙方取得滿意成果:一是著眼于兩岸全局利益,做到了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務實協商、合理安排;二是著眼于兩岸經濟發展的需要,充分考慮彼此關切,結合兩岸産業互補性,達成了一個規模大、覆蓋面廣的早期收穫計劃,兩岸民眾得以儘早享受貿易自由化的利益;三是大陸方面充分理解臺灣經濟和社會的現狀,著眼兩岸經濟長遠發展,未涉及臺灣弱勢産業、農産品開放和大陸勞務人員輸臺等問題,體現了大陸方面最大的誠意和善意。

  兩岸經濟整合具有廣闊的深化潛力和空間。兩岸當務之急是持續推動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與制度化,這一歷史性任務雖已取得長足進展,但仍不能滿足兩岸民眾的現實需要,繼續推進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與制度化仍是兩岸經濟共同發展面臨的最迫切任務。

  2005年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與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會談時曾提出所謂"共同市場"的概念,他認為兩岸建立共同市場主要是三個階段:第一,排除雙方貿易障礙;第二,希望能夠建立良好的合作;第三,讓所有生産要素能夠自由地流通。按上圖所示,基本接近於第二個層次,即在兩岸間實現貿易和要素的一體化。

  2008年以來,大陸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領導人相繼舉行九次會談,簽署19項協議,達成諸多共識,解決了一系列兩岸同胞關心的經濟、社會、民生問題,對協議範圍內的兩岸交往與合作做出了制度化安排。2010年簽署的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將兩岸經濟關係制度化推進到新階段。2013年6月簽署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是繼《海峽兩岸投資保障和促進協議》簽署後的又一個ECFA後續單項協議,是兩岸積極落實ECFA的成果體現,是對兩岸經濟關係制度化內涵的又一次豐富和充實。該協議的簽署,為加快實現兩岸服務貿易正常化、促進兩岸服務貿易自由化做出了重要的制度性安排,對推進兩岸經濟關係的正常化與制度化具有重要的指標性意義。

  然而,未來兩岸在經濟關係正常化與制度化的方向上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兩岸均是WTO成員,雙方本應在落實承諾的基礎上,相互給予更為優惠的市場開放待遇,但兩岸在市場開放方面並未完全實現正常化,主要是臺灣方面對大陸方面的開放還未達到對其他WTO成員的開放水準。貿易方面,臺灣自1994年7月起對外實施負面進口管理制度,截至2013年6月,臺灣對大陸以外的國家或地區禁止進口的貨物為0項,管制進口86項,而允許自由進口貨物共10947項,佔進口總貨物項目數(11033)的99.2%。但同期,臺灣對大陸禁止進口的貨物為2115項,管制進口338項,而允許自由進口貨物共8580項,只佔進口總貨物項目數的77.8%。投資方面,仍是截止到2013年6月,臺灣對大陸以外的國家或地區資金的開放投資項目比例達96%,而對大陸資金的開放投資項目平均比例為66%;臺灣對僑外資投資採負面表列,禁止或限制投資的領域不超過40項,而對陸資仍採正面表列,禁止或限制投資的領域約200項。

  正因為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還遠未實現,深化兩岸經濟合作還具有相當大的潛力和空間。兩岸在深化經濟合作時可以創新性地同時推動經濟正常化與制度化的發展。例如兩岸剛剛簽署的"服務貿易協議"就是採取正常化和自由化同步推進的方式,這與其他自貿區在正常化基礎上推動自由化的方式完全不同。為積極推進兩岸正常化進程,促進兩岸服務貿易自由化,雙方在協議中專門設立了公平待遇條款,為兩岸雙方儘快實現服務貿易正常化,推進兩岸服務貿易自由化提供了依據,奠定了制度機制。類似的工作是當前兩岸亟待研究的經濟議題。

  三、從臺灣經濟發展角度看,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併非臺灣當前最急迫議題,加速經濟轉型更重要。

  近年來臺灣經濟在全球經濟不景氣衝擊下一直處於困境,10年來臺灣經濟年均增長率為4%,2012年經濟增長率僅1.26%,今年第1季為1.54%,"經建會"的景氣信號已連續18個月處於經濟低迷的藍燈或藍黃燈。今年前4月臺對美國、歐洲出口繼續下降,對大陸、東盟出口增幅銳減。首季民間消費創近15季以來新低。投資方面除半導體産業外,其他産業仍以衰退為主。失業率居高不下,居亞洲"四小龍"之首。今年第1季實質平均薪資已退回16年前的水準。2013年6月25日,臺灣領導人馬英九在接受島內《經濟日報》專訪時表示,要射出三支箭引領臺灣打破"悶經濟",包括自由經濟示範區與ECFA的建設、匯率平衡及擴大公共投資。其效果尚待觀察。

  造成臺灣經濟低迷的直接原因是外部需求萎縮。高度依賴出口的臺灣經濟面臨外部市場"兩頭擠壓"的窘境,不僅來自歐、美最終市場的需求相對減少,來自韓國、大陸、東盟等地的競爭壓力也逐漸增強,出口下降影響到島內投資及消費意願低落。

  更深層的原因是臺灣在國際金融危機後的世界經濟格局深刻變化的背景下面臨空前轉型壓力,具體表現為島內産業結構失衡、出口市場過度集中、人力供需失調等。因此在臺灣當局2012年9月提出的《經濟動能推升方案》中規劃了五大應對策略,包括推動産業多元創新、促進出口拓展市場、強化産業人才培訓、促進投資推動建設、精進各級政府效能。但在執行過程中,由於符合長期發展要求的轉型舉措短期內並不一定能有刺激經濟效果,甚至可能會有陣痛,加上在野黨的牽制和反對,以及島內改善投資環境的阻力等因素,使臺灣經濟遲遲不能順利完成轉型升級,真正擺脫經濟困境。

  根本上看,真正可以使臺灣經濟脫困的關鍵仍在"內",不在"外"。臺灣經濟完成轉型升級才可以徹底走出當前的疲態。經濟轉型需要巨大的市場支撐,加強兩岸經濟合作才是兩岸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

  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全球經濟正發生的深刻變革與轉變,使兩岸經濟關係發展與過去30年相比,面臨著一個全新的外部環境。世界經濟再平衡過程中,兩岸經濟關係發展方式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美國過去"高舉債、高消費"經濟發展模式難以為繼,增加儲蓄與出口,成為美國經濟走出危機的重要憑藉。而長期以來美國接單-日本進口-大陸生産-出口歐美的兩岸投資貿易方式,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此外,來自全球節能減碳浪潮、低碳經濟與産業興起,正深刻改變著全球産業分工的態勢。

  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全球經濟的深刻變革,加快了中國大陸轉型升級的步伐。未來大陸經濟的轉型升級與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將是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性重大變革。擴內需、調結構成為大陸"十二五"期間推動經濟轉型的主要方向。臺灣經濟也將步入一個重要的經濟轉型時期,逐步改變主要依靠歐美消費市場的態勢,將外銷市場向大陸等新興市場傾斜,改變企業以代工生産為主的模式,加快向微笑曲線的兩端升級。兩岸經濟關係發展方式也將面臨歷史性的轉折,臺商投資大陸將出現經營方式、採購來源、出口市場結構等方面的轉型,臺資企業與大陸當地企業合資的比重將逐步增長,在大陸當地採購和出售當地市場的比重也將迅速提升,就産業鏈而言,將實現"臺商産業鏈"向"兩岸産業鏈"的深刻變化。

  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及生效是為兩岸制度化合作奠定良好基礎,但由於兩岸在資源、市場、經濟結構、政策環境等方面存在差異,兩岸要實現經濟與産業鏈的整合,還需要在産業合作、金融合作等方面建立相應的合作機制,並與貨物、服務貿易的合作機制進行密切銜接與配套,才能發揮整體效益。因此,未來隨著兩岸貿易投資規模的擴大與對各自經濟影響程度的加深,兩岸需要進一步推動政策協調、制度整合,將兩岸經貿政策與各自的宏觀經濟策略、經濟佈局進行銜接,就財政、貨幣、産業等宏觀經濟政策進行某種形式的協調,進一步增強兩岸經濟合作組織機構、功能制度的約束性和有效性,為兩岸經濟關係發展方式轉變提供更有利的制度環境。

  總之,兩岸在探討經濟共同發展與區域經濟合作進程相銜接的適當方式和可行途徑時,應以"適時"和"務實"為出發點,否則效果可能適得其反。(本文作者朱磊係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經濟研究室主任 經濟學博士)

  本網獨家稿件,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我網資訊中心聯繫(010-83998749)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