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部委發措施抑制産能過剩和重復建設

2009-10-19 16:45     來源:新華網     編輯:肖燕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十部門19日聯合發佈抑制部分行業産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産業健康發展的政策資訊,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和風電設備成為調控重點。

    發展改革委産業協調司巡視員熊必琳説,目前所有計劃政策效應已初步顯現,企業生産經營困難有所緩解。但結構調整總體進展不快,不少領域産能過剩、重復建設仍很突出,有的甚至還在加劇。

  例如,全國鋼鐵産能已達6.6億噸,同時還有5800萬噸在建項目,加起來産能超過7億噸,已是非常明顯的過剩;全國風電機組整機製造企業已超過80家,還有許多企業準備進入,明年風電裝備産能將超過2000萬千瓦,而年裝機規模約1000萬千瓦,需要把握好發展節奏。

    熊必琳介紹説,國務院已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於抑制部分行業産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産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這是在後金融危機時期,推進産業結構調整,引導産業健康發展,增強後勁再上新臺階的重要舉措。

    熊必琳説,這次有四個原則:控制增量和優化存量相結合,分類指導和有保有壓相結合,培育新興産業和提升傳統産業相結合,市場引導和宏觀調控相結合。在市場準入、環境監管、依法依規用地、實行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嚴格項目審批、加大企業兼併重組、建立資訊發佈制度、實行問責制和深化改革方面提出具體措施。

    對於這次調控與以往的不同點,熊必琳説,這次提出實行問責制,對地方政府的官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還包括加大了環保準入門檻,加大了對土地用地的嚴格把握等,應當會取得效果。

    各司其職、分工負責抑制部分行業産能過剩和重復建設的十個部門分別是: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監察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人民銀行、質檢總局、銀監會、證監會。

    此外,電解鋁、造船和大豆壓榨行業,因産能過剩矛盾比較突出,這次也被十部門在發佈會上“點名”,希望引起各地區、各相關部門的重視。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