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中的“坑爹”陷阱:A股成吞噬財富黑洞

2012-10-17 13:15     來源:錢經     編輯:王偉

  電影《那些年一起追過的女孩》描寫了埋藏在我們心底最真摯、最純潔的愛。十年來,投資者追捧過的理財産品數不勝數,目的也都很“真摯、純潔”,就是通過理財手段讓我們手中的財富實現保值、增值。但是總有那麼一些理財很“坑爹”,讓我們追過之後很“受傷”。

  越來越多的國人開始重視理財。上到古稀、耄耋之年的老人,下到剛工作甚至還在上大學的年輕人,理財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理財的手段越來越豐富。十年前,人們了解的理財或者投資的手段大多是儲蓄、國債、股票等有限品種。如今,信託、銀行理財産品、各種創新型基金等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理財的門檻也越來越低。曾經有人説,沒幾萬別想理財,“財”都沒有,“理”什麼?而如今一些基金定投的宣傳冊上寫到:如果一個月投入100元,按一年15%的收益率,則35年之後你會用擁有一筆147萬元的鉅款。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句話已經深入人心。然而,我們試圖通過分析這十年間典型的“坑爹”理財向你展示,你理財了,“財”不一定會“理”你。

  A股

  吞噬財富的“黑洞”NO.1

  A股十年,不變的是點位,變的是財富。 2011年12月13日的2245點,遙遙相對2001年6月14日的2245點。曾有人調侃A股市場,“楊百萬進去,楊白勞出來”,這可不僅僅是句玩笑話。

  統計顯示,截止2012年8月底,A股共有上市公司2535家,2012年年初至今滬指跌幅6.91%,2012年上半年股民每人平均虧損3.5萬元,而僅8月一月A股流通市值蒸發達8400億元,七成投資者虧損超過25%。

  2005到2007年,趕上大牛市,趙聰在股市中賺了不少錢。趙聰有很好的理財觀念,他認為理財就是“在合適的時候買入合適的産品”。 2007年11月,他就48元附近全倉買進了漲幅逾180%的中石油,按他的話説:“一個壟斷的行業,加上一個壟斷的公司,多少錢都不算貴。”然而事實並不如願,中石油在2007年11月到2008年9月,不到1年的時間,股價跌去了八成,期間趙聰多次加倉,而錢不過就是進去,打了個幾個水漂,然後,幾乎消失不見了。趙聰現在依然堅持中石油是一個好公司,但同時也有些困惑,為什麼股價就上不去呢?

  其實趙聰只不過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市場,買了一隻錯誤的股票罷了,而糾結于“股票為什麼不漲”是沒有意義的事情。

  我們無意于分析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A股十年“零漲幅”,因為無論是股市大幅擴容,還是大小非過度減持,這些其實都不是現階段中國的投資者能夠左右的。我們只是想提醒廣大的投資者,A股只是理財的一個手段,且非唯一手段,如何在自己承受範圍內做最合適的投資,則是投資者最應慎重考慮的。

  QDII

  本土的和尚去“海外”不好唸經

  相比QFII在中國的大豐收,QDII基金這些年的發展可謂“一波三折”。從首批QDII基金問世之初,配置QDII産品分散投資風險的宣傳就“深入人心”。然而,“出海”6年的QDII基金並沒有起到多少分散風險的作用,反而有時候會讓人很“鬧心”。

  2011年11月,成立於2006年11月的華安國際配置基金正式謝幕,作為國內的第一支QDII基金,雖然讓投資者保住了本金實屬不易,但細細算來依然讓投資者很“受傷”。

  首先, 在“雷曼兄弟”破産後2008年8月到2011年11月三年多的時間裏,華安國際配置基金是封閉的,這就大大降低了投資者的資金流動性。其次,由於華安國際配置基金的記賬本位幣是美元,而人民幣在這段時間裏大幅升值,這更是造成了投資者的直接損失。

  其實,QDII基金作為投資者“分散投資風險”的産品很有必要,雖然由於諸多原因造成了2011年以前的QDII基金“坑爹”的現實,但今年以來,在美股走勢穩健,A股“坑爹”的大背景下,QDII基金收益就明顯高於普通基金,這説明QDII基金也在積攢“正能量”。華安國際配置基金只是一隻“黑天鵝”,但留給投資者的問題是如何正確配置QDII基金,而不僅僅是盲目相信國外市場。

  銀行理財

  別被預期收益晃花了眼

  自2004年第一款銀行理財産品誕生以來,近十年時間,理財業務已經成為銀行新的業績增長點,銀行推出的理財産品鋪天蓋地,産品宣傳手冊中收益率往往放在最顯眼的位置。殊不知就是這些看似亮點的收益率中卻隱藏著“坑爹的陷阱”。

  章先生2006年底投資20萬購買了某銀行股票型一年期理財産品,購買時只知道該産品最高年收益18%,預期年收益6%,而對收益計算的公式卻一頭霧水,工作人員勸他説産品最次也能達到預期收益。2007股市一片大好,年底銀行卻告訴他:該産品到期收益率為零,唯一的收入是利息稅調整的補償合計79.2元。章先生後來才了解到,該款理財産品是與某只股票掛鉤的,而那只股票在2007年表現並不好,也導致了章先生買的産品“零收益”。出現這種問題,通常是投資者在“一頭霧水”的情況下輕易相信了銀行人員的“忽悠”而做出倉促的決定。

  網路與平面媒體相繼爆出多次類似事件後,銀監會也加強了對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監管,明確規定銀行應避免理財産品名稱使用帶有誘惑性、誤導性和承諾性的稱謂。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總會有一些銀行利用“高明”的手段誤導投資者。

  近兩年每逢國慶、春節長假,理財産品收益率“倒挂”的情況時有發生,仔細研究産品説明書發現,這原來是銀行耍的一個“小花招”,“貓膩”在産品到期日上。如有些産品表面上期限短、收益率高,但到期日為9月29日,資金到賬日就需跨過8天的國慶中秋長假,平攤下來,實際收益率反而比較低。

  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産品最重要的是擦亮雙眼,仔細研讀産品説明書,不要只關注産品的預期收益率,不要輕易相信理財經理的“忽悠”,只有認真、專業地理財,“財”才會“理”你。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