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保持高增長的銀行開始面臨資產質量下行的煩惱。已公布2011年報的12家上市銀行年末不良率雖然均較年初繼續回落,但部分銀行不良余額則有所回升,目前市場普遍預期2012年銀行不良貸款回升是大概率事件。
據年報顯示,截至2011年末,12家上市銀行不良貸款率均較年初均有所回落,但其中五家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則較年初有所上升,分別為建行、中行、民生、興業、深發展,其中建行不良貸款余額增加最多為62億。
此前建行高層針對此回應稱,建行資產質量不比同業差,因為建行2011的核銷比2010 年下降了60 億元左右,此外,建行逾期貸款為569.92 億元,小于不良貸款的余額,即該行把全部逾期作為不良,對不良的分類較為嚴謹。如考慮核銷因素,建行不良貸款余額的同比和環比上升幅度也許有較大的下降。
但總體而言,銀行資產質量步入下行通道是不爭的事實,2011年四季度環比數據體現尤為明顯。銀監會較早前公布的商業銀行主要監管指標情況顯示,2011年四季度,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由三季度末的4078億上升4.9%至4279億,不良貸款率也由三季度末的0.90%上升至1.00%,其中大行、股份制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不良余額分別增加4%、6%和15%。
不過上市銀行在風險控制及風險定價方面較未上市銀行優勢明顯,其資產質量好于整體銀行業水平。據瑞銀統計,在公布年報的12家上市銀行中,有9家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環比2011年三季度末出現了小幅上升,整體的不良貸款余額環比上升2.8%,其中,有7家的不良貸款比率也出現了小幅上升,但上升幅度均較為有限。
瑞銀認為,2011年四季度銀行業資產質量下降主要源于經濟下行過程中部分中小企業、地方政府基建類項目(主要是部分公路貸款)和房地產企業出現了經營困難,尤其在民間借貸盛行的長三角較為嚴重,涉及的行業也主要以交運、商貿及個人經營性貸款為主。
招商證券認為,2011年四季度以來銀行不良貸款反彈是經濟周期下行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並據銀行反映的情況分析稱,關注類及不良貸款余額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經濟下行期間,中小企業特別是長三角小部分中小企業經營出現一定困難,導致還款出現困難;另一方面是去年四季度以來銀行對不良分類評價標準更加嚴格。
銀行2011年四季度資產質量的表現或可視為拐點初現。瑞銀認為,銀行資產質量已出現拐點,不過目前上市銀行不良反彈仍處溫和范圍之內,惡化程度不嚴重,需關注在中小企業、房地產及上下遊產業鏈上的傳導,並預計12年銀行業出現不良余額和比率將出現雙升,核銷後不良率提升到1.1-1.2%的水平。
中金今年1月發布的研報亦認為,銀行不良貸款周期將至,伴隨著經濟放緩、房價調整壓力加大以及銀行不良率處于歷史極低水平,預計上市銀行2012 年不良余額溫和反彈26%,不良率小幅上升11bp 至1.08%。
根據各銀行管理層在交流會中的判斷,招商證券的研報亦稱,2012 年銀行關注類貸款和不良貸款余額可能仍會延續上升態勢,但不良率仍將維持在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