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銅逼歷史高位 全球商品牛市高調收尾

2010-12-31 10:24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程軼文

  全球大宗商品期貨市場在2010年底掀起的新一輪漲勢12月29日仍在繼續。當日收盤後,國際金、銀、銅等貴金屬期貨價格分別逼近歷史高位;農産品期貨市場也不遑多讓,其中,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玉米期貨價格完成“十連陽”並繼續站穩29個月高點。

  截至29日,全球金、銀、銅期貨價格在2010年的累積漲幅分別達到29%、82%和29%;而分別受到阿根廷和俄羅斯旱災刺激的玉米和小麥期貨價格,則分別上漲50.1%和47.4%。2010年成為全球大宗商品期貨的“牛奔”年度已無懸念,近期的上揚走勢更像是在為本年度的紅火行情進行高調收尾。

  銀銅基本面各異

  齊頭上漲的各類大宗商品期貨中,銀價尤為引人注目。29日,紐約商交所2011年3月交割的白銀期貨價格由30.32美元每盎司增至30.70美元每盎司,在逼近1980年創下的歷史高點的同時,也幾乎將16.8美元每盎司的年度“起步價”翻倍。

  對於白銀期貨近乎癲狂的漲勢,法國巴黎銀行高級金屬策略師布裏格斯表示,由於2010年全球特別是發達經濟體依舊通過各類救助計劃向市場注入流動性,投資者急於尋找黃金以外的硬資産作為投資對象,這幾乎是銀價暴漲的唯一支撐因素。因此,一旦未來白銀期貨失去投資者的青睞,其價格也將隨之大幅滑落。

  相比之下,銅期貨價格的支撐因素穩固很多。繼紐約商交所2011年3月交割的銅期貨價格28日創下紀錄新高後,29日結束聖誕假期休市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期貨價格也跳升至9447美元每噸的歷史高位。

  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李晶此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在新興市場經濟成長預期樂觀且發達經濟體需求復蘇的背景下,銅價在2011年走勢將受到自身基本面因素的有力支撐;而高盛集團更是以類似理由預計國際銅價將一路升至11000美元每噸的高價位。

  金價油價有望連續上漲

  需要指出的是,儘管銀價和銅價受基本面因素支撐程度各異,但美元未來的弱勢將對包括銀、銅期貨在內的整個大宗商品市場漲勢提供上行動力。美元指數29日下滑0.8%至79.76,跌回80水準線下方。

  受此激勵,紐約商交所2011年交割的黃金期貨價格升至1413.50美元每盎司,再度臨近12月7日創下的1426.56美元每盎司的歷史峰值。

  巴克萊資本執行董事諾裏什指出,與白銀的大幅上揚相比,黃金期貨在2010年突破1400美元大關更具標誌性意義,同時也再度申明瞭黃金作為穩定的硬資産投資對象的不可撼動的地位。他因此預計國際金價2011年仍將獲得穩定的購買力支撐。

  此外,國際油價儘管29日微幅收跌,但已基本站穩90美元每桶水準線,從而基本確保了本年度的增長幅度超過10%。多家權威機構近來也紛紛預計油價2011年將繼續上揚至100美元每桶上下;而原油期貨在2007年末至2008年中所顯現的巨大投資獲利潛能及石油輸出國群體對市場的深刻影響力,都將保障國際油價在未來12個月中實現累計上漲。

  新興市場力挺農産品期貨

  與此同時,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玉米、小麥期貨價格的連創新高,也在為全球大宗商品市場的高調收尾做出貢獻。29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玉米期價本週第三次刷新29個月新高,並連續十個交易日保持漲勢。

  玉米期價的持續增長,其誘因與今夏小麥期貨創下50多年來最大單月漲幅時極其相似:全球重要的玉米出口國阿根廷目前遭遇的旱災,使投資者擔憂明年全球玉米供應將全面收緊。而2010年受俄羅斯旱災極大推動的小麥期價雖然目前已較年度峰值有所回落,但依然又一次逼近8美元每蒲式耳的關鍵價位。鋻於全球第三大小麥出口國俄羅斯的出口限令將延續至2011年秋季,國際市場小麥期貨價格未來仍然上升動力十足。

  需要指出的是,新興經濟體的快速發展將成未來15至20年農産品需求的主要來源。荷蘭合作銀行日前發佈的報告指出,“造成新興經濟體需求預期高企的關鍵並不在於其龐大的人口規模,而各經濟體內部日益擴大的中産階級群體規模”。具體而言,擴大的中産階級會對更高品質産品和服務擁有更強烈追求,而生産環節就將相應地在單位産品上耗費更多作為原材料的能源或農産品,針對這部分商品的需求規模便會在無形中增加。(記者 高健)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