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分級基金吃到稱心收益“蛋糕”

2010-04-15 09:26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張蕾

  經常有人用“切蛋糕的刀”來形容分級基金的分級方式,因為如果把基金收益比喻為蛋糕,那麼分級方式恰如一把切蛋糕的刀子,將基金收益分割成不同風險收益特徵的份額,讓投資者根據自己的偏好來選擇——是要分量比較大但是要承擔發胖風險的那塊,還是上面有草莓的那塊呢?

  根據分級方式這把“刀”的不同,基金收益這塊蛋糕也在不同的分級基金中被切出了新花樣。從現有分級産品來看,分級方式“切”出風險收益特徵不同的“蛋糕”主要包括以下三種:

  一、杠桿類份額,這類份額可以通過收益分配機制獲得一定的杠桿,從而獲得超額收益,不過也相應承受更多下跌風險,適合偏好高風險高收益産品的投資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杠桿類份額中也存在機動分割收益的産品,其兩類份額在盈利比例的年閥值前後,分別按照不同比例分割收益,對於對市場漲跌的趨勢和幅度把握程度較高的投資者而言,不失為一種更為靈活的操作方式。

  二、普通債券類份額。這部分份額享有優先分配的基準收益,這一基準收益通常較低,比如當年年初一年定存利率加三個百分點,但與之相對應的風險也較低,一般來説,只有基金整體凈值出現超大幅度的下跌才可能出現負收益。部分分級基金也有約定,在基金凈值大幅上漲時,基準收益份額也有可能享有一部分超額收益,值得投資者留心。

  三、“零息可轉債”類的份額。目前只有興業合潤分級基金中的A份額具有這種特徵,其期初的凈值1元/份是具有基本保障的,當合潤基金份額高於1.21元時,合潤A即可獲得興業合潤基金作為股票型基金的同等收益;此外情況都由合潤B份額獲得剩餘收益或承擔損失,從而形成了獨特的“下跌有限,上漲無限”的類“零息可轉債”份額。

  這些基金投資産品的“新口味”,正是分級基金帶給投資者的特殊“福利”,而在分級方式上推陳出新,不斷開發“新口味”産品也將成為國內分級基金髮展的趨勢。靈活選用分級基金的不同份額,也就有助於投資者根據個人風險偏好選到更稱心的投資産品。(興業全球基金 李小天)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