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利率時代如何理財

2010-03-29 08:40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胡珊珊
  改變存錢理財習慣

  負利率指衡量通貨膨脹的CPI漲幅高於銀行存款利率的情況。如:CPI漲幅為10%,存款利率為3%,那麼負利率是7%,這就意味著你存入銀行的錢會在次年縮水7%。

  如果在過去的一年裏,你既沒有買房又沒有炒股,連基金也沒有買一份,只把錢存在銀行,你會發現自己的財富不但沒有增加,反而隨著物價上漲縮水了。這就是所謂的存款實際收益為“負”的負利率現象。

  國家統計局公佈的經濟數據顯示,2月份CPI同比增長2.7%,這是18個月以來,我國的CPI首次超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錢存銀行所得利息開始趕不上錢貶值的速度了。

  百姓手中的余錢應打破單一儲蓄的觀念。適當的儲蓄是有必要的,但更應該注重投資理財,當前市場上可選擇的理財工具越來越多,建議百姓試著參與理財。放在銀行儲蓄的資産應主要用於應急週轉,在家庭保險保障充足的情況下,儲蓄比例應為家庭中3個月至半年的支出所需,其他資金應用來投資,以獲得資産增值。

  穩健的投資者應選擇一些低風險的理財産品,目前市場上一年期理財産品的預期收益率普遍在3.5%-5%,遠超過2月份的CPI漲幅。不過,考慮到未來可能加息的情況,一個月到幾個月的短期理財産品也要配置一定比例,以便在産品到期以後如遇加息,可馬上轉投,享受加息收益。面對負利率時代的來到,人們理財應該選擇更為靈活的方式,長、短期相結合,基金定投及黃金仍是投資者的較好選擇,能有效對抗通脹。

  買房成了“硬道理”

  從2007年2月至2008年10月負利率週期與住房銷售價格指數看,二者呈明顯的相關性,負利率的出現會催生房價的走高。這更多的與CPI的加速上行有關,物價上漲使更多人選擇不動産作為資産保值手段,同時,這段時間人民幣升值也吸引大量海外資金參與炒作。不過,從銷售增速看,持續負利率將拉低銷售增速,這與負利率引發的高房價有著直接聯繫,不斷攀升的房價削弱了居民的購買能力,因而增速不斷回落。儘管2月份已經出現負利率,但我們認為今年持續出現負利率的情況可能性不大,CPI變化可能呈倒V結構,因此房價和銷售增速在上半年可能還會持續向上,下半年升勢則會放緩。

  中國長期低利率環境和通貨膨脹預期是推升房價持續上漲的罪魁禍首。老百姓到銀行儲蓄不划算,為什麼不買房,既可保值又可改善生活。中國的所謂投資性購房從本質上分析是被低利率時代太長所逼的,是被動出現的。

  目前,央行默認的通貨膨脹水準是3%,而存款利率卻很難突破3%——目前還是2.25%。2010年全年可能是負利率。對大部分家庭來説,儲蓄的邊際投資報酬率為0或負,越存款越賠錢,等於存款的老百姓都在被迫承擔懲罰性稅收。如此分析,買房子實際是在逃避懲罰,規避高通脹和高稅收。於是,存錢還是買房,絕大多數中國人都會選擇後者。

  新投資方向進入視野

  負利率時代,雖然會帶來加息等調控預期,但更會帶來新的樂觀做多資訊——負利率會推動資金尋找保值增值的渠道,換句話説就是可能會進入資本市場。眾所週知,在2006年底至2007年初,正是由於負利率因素推動,A股市場的低價股、題材股風起雲湧,儲蓄大搬家引發一輪轟轟烈烈的大牛市。因此,負利率時代的來臨也會提振多頭的做多底氣。更重要的是,還會帶來銀行股這一直接的做多品種,因為一旦加息,銀行的息差將擴大,從而使目前動態市盈率只有14倍不到的銀行股産生漲升動能。

  面對“負利率”時代,專家建議拿出家庭收入的10%,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投資收益高的理財品種,割捨“儲蓄情結”拓寬投資渠道,加強投資理財意識,及早改變投資方向,採取積極的理財策略,從而達到資産保值增值的目的。

  黃金:黃金是世界各國重要的國家儲備之一,也是對抗通脹風險及地區政治經濟動蕩的理想工具。黃金作為一種投資品,既有一般投資品的特性,也有其獨特性。投資者投資現貨黃金,不僅可以在合適的時機買賣黃金,通過差價獲取較大的投資收益,還可以兌換成黃金實物長期儲藏。

  外匯:外匯市場交投旺盛,吸引了不少人參與,買賣外匯已成為普通大眾的一種重要的投資工具。投資外匯可以買漲,也可以買跌,只要選對交易方向就能賺錢;24小時全天候交易;不容易受人為操縱。

  股票:由於大盤已經成功突破3035點一線阻力,短線二次築底成功格局較為明朗。目前位置就成最佳買入時機。

  以上由中證網部落格版主施聰提供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