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麼來養老 退休財富規劃應從30歲開始

2009-08-10 13:53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胡珊珊
  為了解目前人們對待自身養老問題的最新看法,以及對於保險年金産品的認識程度,信誠人壽近日在京發佈了《2009年居民養老規劃調查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多數被調查者對“老齡化社會”這一名詞已不再陌生;但需要引起關注的是,27%的人認為“應該在31-40歲之前”開始為退休生活做準備,但真正能夠付諸行動的人卻不多。調查數據顯示,超過67%的被調查者表示,“考慮過,但還沒有做準備”和“完全沒有考慮過做什麼準備”。

  統計資料顯示,目前中國是世界上老齡人口最多的國家,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超1.3億,佔總人口的10%以上。我國已進入快速老齡化階段,有數據顯示,未來20年,老齡人口的年均增速將超3%;到2050年,中國的老齡人口總量將超4億,老齡化水準將超30%。同時,我國人口的預期壽命也在不斷地延長:未來20年,我國人口平均壽命將接近80歲;到2050年更將達到85歲。那麼,當我們逐漸衰老,面對身體機能的退化和病變,以及各种醫療保健的高額開支時,我們拿什麼來養老?

  44%受訪者認為,家庭退休金月需4000至8000元

  《報告》顯示,44%的受訪者認為,“每個月家庭需要獲得4000至8000元的退休金”,才能保證目前的生活水準。保險專業人士指出,如果僅靠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提供的養老金,幾乎不可能保證生活水準。

  “以前人們的退休金是按照退休前工資的80%至90%計算,因此前後的收入水準不會相差過大。但自1997年社保制度改革之後,情況發生了較大的改變。”據首都經貿大學金融學院教授庹國柱介紹,根據改革後的規定,社保的替代率設計為58.5%,而且,由於社保基金收益率較低,直接導致由社保提供的退休金的替代率也在逐年下降,例如目前北京已經低於40%,只能保證人們退休時的基本生活需求。而要想保證較高品質的退休生活,僅靠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遠遠不夠的,還要以商業養老保險來補充;同時提倡個人養老金儲蓄計劃,只有通過這樣的運作方式,才能真正對養老做好保障。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