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候鳥式休閒養老成為中國老人新選擇

時間:2008-08-27 11:37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貴陽8月27日電(記者 胡倩茹)在中國有這樣一個老年人群體:夏天,他們結伴到氣候涼爽宜人的昆明、貴陽等地避暑;冬天則“南飛”到海南等溫暖的城市過冬。他們像候鳥一樣,不同的季節飛往不同的城市,在適宜老年人生活的城市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這種候鳥式休閒的養老方式,正成為越來越多中國老年人的選擇。

  今年7月,貴陽陸續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是分別從重慶、廣東、上海、南京等地到貴陽避暑的老人。

  來自洛陽的76歲退休軍人姚永能今年第一次來貴陽。他告訴記者,子女都在電視臺工作,平時沒時間照顧他和老伴,非常支援他們出來休閒、療養。“我們現在的任務就是休養,延年益壽,過好每一天,天天都快活。”他説。

  來自廣東韶關的70歲老人歐陽軍和經常一起外出避暑的幾個老人來到了貴陽,貴陽涼爽的氣候讓他們讚不絕口。“我們這種候鳥式休閒已經持續好幾年了,子女非常支援。我們年紀大了,身體好,過得愉快,就是最大的福氣。”歐陽軍説。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很多退休教師、公務員、大學教授,不再成天呆在家裏足不出戶頤養天年,而是在嚴冬和酷夏到氣候更適宜的城市休閒、療養。地點的選擇並不限于自己的常住地或家鄉,考慮更多的要素是生活環境、地域氣候、管理設施和醫療設施。

  貴陽市民政局社會福利處處長王敏認為,候鳥式休閒養老在貴州的非省會城市有很大發展空間,如遵義、六盤水等地都休閒納涼的好去處。要發展候鳥式休閒養老,主要靠整合社會資源,希望有一個政府部門牽頭,引導社會力量來辦。市場如何開發、做多大,要靠主辦者根據市場需要來調節。

  目前,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經超過1.49億,佔總人口的11%以上,已進入老齡社會,老年産業的分量也越來越重。隨著中國經濟水準的發展和人民收入的增長,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具備了休閒式養老的條件。

  海南、貴陽、昆明、成都、青島等這些城市,或夏季涼爽宜人,或冬季溫暖如春,擁有得天獨厚的氣候資源優勢,非常適合老年人養老。擁有氣候資源優勢的城市如何抓住商機,開發休閒式養老市場,已逐漸引起業內人士的關注。

  貴州省社科院經濟所所長宋明認為,候鳥式休閒養老的發展前景很好。現階段,可制訂相關政策,讓貴州、海南、廣州、重慶等地建立聯繫,讓有越來越多有條件休閒養老的老人,冬天到海南過冬,夏天到貴州消夏,相互之間實行一定優惠政策,從而逐漸開發休閒養老市場。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旅遊規劃與設計研究中心常務主任舒伯陽認為,休閒式養老是個社會趨勢。現在有經濟條件出去候鳥式休閒養老的老年人估計有幾十萬,隨著中國經濟水準的發展和人民收入的增長,以後會越來越多。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