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服務改進要涉及深層次問題

2013-04-02 14:45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編輯:范樂

  為促進我國商業銀行不斷提高服務品質,中國品質協會、全國用戶委員會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組織開展了2012年度全國商業銀行服務滿意度測評。這是中國品質協會第二次開展銀行業測評。測評結果顯示,2012年度銀行業服務滿意指數僅76.73分,且比上年度略有下降。

  據了解,此次測評的主要內容為銀行業對個人客戶(對私業務)的服務,包括營業廳服務、網上銀行服務和銀行卡服務。測評對象為15家在全國開展業務活動的商業銀行。調查選取北京、上海、廣州等11個城市為樣本城市。

  測評結果顯示,2012年度銀行業服務滿意指數僅為76.73分,比2011年度略有下降。

  調查發現,在銀行服務各要素中,用戶對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營業廳環境,網銀的操作、功能以及銀

  行卡支付的方便性等,評價較高。用戶對銀行服務的不滿意主要集中在五個方面:一是“辦理業務等待時間長”幾乎在所有銀行被提及的不滿意項中居前兩位,用戶總體評價為67.44分;第二,集中反映“服務收費不合理”、“收費偏高”。包括跨行轉賬、提款,年費,小額賬戶管理

  費,特別是一些非常規服務收費,如列印賬戶明細費用、滯納金等收費不合理以及收費項目名目繁多。用戶對銀行服務收費的總體評價為68.33分;第三,“辦理業務不方便”。銀行網點少,佈局不合理,業務手續繁瑣,窗口開通少,用戶給出的總體評價為72.28分;第四,“缺乏安全性”。包括賬

  戶安全性和個人資訊安全性。由於銀行卡和網路交易系統的技術安全等級低,銀行卡被盜刷、賬戶被盜用的現象時有發生,造成用戶的不安全感;第五,銀行不充分履行告知義務。在産品、服務的內容、價格、流程等變動之後,不及時告知用戶;在銷售理財産品時,不做全面的説明,片面誇大收益,淡化風險;在簽訂相關合同時,也不對合同條款做明確説明。用戶對銀行服務的實際感受普遍低於預期,總體上,二者的差值為1.72分。

  調查結果表明,用戶要求銀行業服務的改進不僅包括服務態度、服務流程的改進,同時要涉及一系列深層次問題。

  調查中,用戶普遍要求銀行應當把自己定位為金融服務提供者,以優質服務對待和回報用戶。銀行應當尊重客戶的權益,包括知情權、自由選擇權、公平交易權、安全交易權等。在調查中,用戶反映,當銀行收取各種服務費用時,稱自己是金融企業,

  服務不可能免費,而當制定服務條款時,則把自己看成金融管理者,不了解用戶要求,不聽取用戶意見,不和用戶進行溝通,往往形成不利於保護用戶權益的“霸王條款”。

  對於服務收費,用戶認為必須合法合理合情,不能也不應憑藉銀行的壟斷地位收取遠高於社會同等服務的費用。

  調查中,用戶比較普遍的要求是商業銀行應當注重提升整體服務能力,加強網點和配套設施建設。為了獲取更多的客戶,收取更多的服務費,多數銀行都使用各種手段向用戶推薦甚至派發信用卡、借記卡。但因自身營業網點的配置、網點硬體和軟體設施的建設跟不上,導致服務能力的不足,給用戶造成不便。建議銀行統籌規劃市場擴張和服務軟硬體建設,使之保持適度平衡。

  此外,調查中用戶希望銀行加快安全領域的技術提升,嚴格內部管理,確保用戶資訊安全和使用金融服務的安全。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