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黃金周市場:樓市淡 金飾俏 旅遊熱

2011-10-08 06:40     來源:新華網     編輯:王思羽

  政策調控趨緊下的樓市歸於平淡,傳統的“金九銀十”或難顯現,但“假日經濟”卻著實帶火了國內消費市場。隨著消費渠道不斷拓寬、居民消費潛力增長,旅遊、休閒、購物市場均呈現繁榮景象。

  樓市成交往下探,觀望情緒更明顯

  樓市傳統旺季“金九”歸於平淡,國慶黃金周的銷售情況似乎也預示著“銀十”風光不再。

  3日拉開帷幕的上海房地産秋季展示會人氣雖旺,但觀望者居多;深圳等地的房地産交易會甚至出現了客流下滑、看多買少的局面。“觀望情緒更明顯,”一位參展商説。

  北京市房地産交易管理網統計,“十一”當天北京期房只成交98套,交易為近年低谷;國慶期間成交量比去年同期明顯下降。宣武門外大街一家房産仲介置業顧問小唐説:“往年國慶行情很火,今年卻蕭條許多,很多人都等著降價。”

  優惠不明顯,房價仍堅挺是許多意向購房者的看法。分析人士稱,市民對房價下行的預期與開發商缺乏實質性降價措施間的落差,是房産市場交易低迷的主要原因。

  在上海秋交會,記者發現,明確挂出“折扣”“優惠”牌子的樓盤不超過30家,其中能夠稱得上“打動人心”的更是寥寥無幾,九折以下的樓盤屈指可數。而作為“促銷”重頭戲的個別特價房,也往往由開發商指定了房源。

  “買賣雙方僵持,樓市觀望氣氛很濃。”中國房地産學會副會長陳國強説,從目前走勢來看,多地樓市成交量的同比下跌已成定局,成交價格也開始顯露出下探趨勢。

  中國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雲昌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國家房地産調控力度沒有任何鬆動跡象,部分城市限購政策、銀行收緊個人房貸也抑制了購買力。

  “從目前政策釋放出來的信號看,樓市調控從緊的方向不會改變,控制高房價的預期仍將持續較長時間,這將根本決定樓市的走勢。”陳國強説。

  黃金首飾交易旺,零售市場人氣高

  記者採訪發現,節日期間消費者為日常消費和投資而購買黃金的意願激增,黃金交易的火爆“成就”名副其實的“黃金周”。

  在北京菜市口百貨商場,許多首飾櫃檯前每天都圍滿了幾層顧客。市民小陶買了一對千足金耳環。“比一個月前節省了好幾百元,很划算。”長期從事黃金投資的姚女士認為,黃金價格調整較大,現在是入市的好機會。“打算買一些投資金條。”

  菜百商場行銷策劃部牛景齊告訴記者:“今年以來黃金市場一直是牛市,9月份商場金價連續下調3次,銷售形勢也越來越好。”預計今年全年商場銷售額破百億元。

  西安市世紀金花鐘樓購物中心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國慶假期前4天,購物中心純黃金製品銷售額增幅同比達六成左右,並且投資産品的比例大幅提升。

  在其他零售領域,商家整合優勢資源,推出“品牌購物”,調動居民消費潛力。

  “黃金周”期間,上海購物節、旅遊節交相輝映,客流聚集、消費活躍,加上一些商圈主打“老上海”“十里洋場”的懷舊牌,讓申城的節日氣氛格外濃郁。

  上海黃浦區整合南京東路、淮海中路十余家大型百貨商店的行銷活動,突出“精品百貨”理念,節日期間商圈銷售同比增長40%。

  國慶期間,香港和內地商圈聯合舉辦的“時尚香港@北京大集”成為京城一大商業亮點。據統計,開幕當天客流超4萬人,42家香港企業銷售額達110萬元。

  北京市重點商圈的銷售優勢明顯。據北京商業資訊諮詢中心監測顯示,國慶期間商業企業銷售額同比激增,10月4日,重點商業服務企業零售額同比增長13%。

  休閒中回顧歷史,紅色旅遊受青睞

  今年是建黨90週年,國慶期間各地以偉人遺跡、紅色印記等為主的旅遊線路受到眾多遊客青睞,人們在旅遊中回顧歷史、緬懷革命先烈,紅色旅遊持續升溫。

  1日的天安門廣場,12萬名群眾觀看升國旗儀式。有20多年黨齡的朱先生説:“今年我們黨90周歲,今天又是新中國62歲生日,這個國慶過得很有意義!”

  在“革命搖籃”延安,延安革命紀念館館長張建儒説,節日期間紀念館接待人數預計將達10萬人以上,為歷史最高;在哈爾濱,推出了“紅色記憶之旅”精品旅遊項目;在遵義,節日前三天,僅遵義會址景區就接待遊客15.3萬人。

  北京市民張女士特意帶家人去西柏坡旅遊,她説這不僅能喚起老一輩人心中的崢嶸歲月,還可以對年輕一輩進行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讓假日充實而有意義。

  “青年人熱愛紅色旅遊是可喜的,”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説,“要把紅色旅遊納入到大眾旅遊發展的框架中去,與綠色旅遊、大眾旅遊相結合。”

  此外,在辛亥革命100週年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各地有關紀念辛亥革命的主題旅遊升溫。上海多家紀念館、博物館推出館藏辛亥革命珍品展,掀起一股“文博熱”。

  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推出的“館藏辛亥革命文物展”公開了一批包括辛亥革命首義同志會名錄等在內的罕見文物,遊客較平時增加了一倍。

  與各地紅紅火火的文化主題遊相比,國慶前夕我國成功發射“天宮一號”讓許多科學迷將天文館作為“微旅遊”的首選。

  北京天文館借機推出一系列科普電影、圖片展覽、互動遊戲等項目,節日期間客流猛增。據工作人員介紹,4日當天就接待客人4000多人,比平時週末多一倍。

  5日上午,北京初一年級學生王婉懿和同學看完3D影片《空間曆險》後,開心地對記者説:“回去後要把照片做成幻燈片,跟同學們一起體驗奇妙的太空之旅。”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