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者稱監管過嚴 臺灣成沒價值“金融代工”市場

2013-01-09 13:42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范樂

業者稱監管過嚴臺灣成沒價值“金融代工”市場

  李長庚。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1月9日電 臺灣島內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昨天指出,臺灣金融市場狹小,先天不足,監管強度過嚴,後天失調,臺灣已變成“沒有價值”的“金融代工”市場。他説,歐美有錢人的資金也有機會往亞洲走,但臺灣無力提供給這些有錢客戶更好的商品及報酬,搶不到商機,非常可惜。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李長庚昨天説,據最新統計,全亞洲富豪數目已超越北美。但有錢人數目雖快速成長,臺灣卻因為市場規模狹小,且金融監理強度偏高,讓臺灣金融業從事資産管理“先天不足”,後天更是失調。

  他説,亞洲包括臺灣在內,約4成有錢人是自己創業累積財富,約2成3有錢人則是繼承財富。但對幫中高資産族“經營財富”,他承認,臺灣跟其他市場比“沒有更好的商品及報酬提供給有錢人”。

  李長庚説,臺灣一年約有300多億美元資金往外流,絕大多數資産都是透過基金移轉,他形容金融業賣基金是在“做代工”,但比起臺灣科技業,臺灣金融業做這種代工卻沒價值。

  李長庚説,臺灣科技業代工會有高産值,因為銷售市場“是全世界”,但金融業賣基金,因為市場“只有臺灣”,沒有科技業這麼大的産值,永遠只能賺最末端的代銷手續費獲利。

  臺灣金融業已淪為“微利産業”,自然無法給客戶更好的商品及報酬。李長庚説,他到大陸參訪,看到中國人壽提供年金客戶的報酬率達8.7%,讓他嘆為觀止。

  他還指出,如果臺灣金融商品報酬更好,每年外流的300億美元資金,只要一年留2成下來,10年就可累積近2兆台幣資金,臺灣的資産管理市場才會有更大價值。但在臺灣這麼嚴謹的監管及微薄的獲利下,金融業還是有點小小成績,他説,可見臺灣金融業也很努力。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