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8月海關出口衰退2.3%

2012-09-07 09:18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范樂

  中新網9月6日電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道,臺當局財政部門明天(7日)將公佈8月海關進出口金額統計。經濟專家預估,臺灣8月出口衰退2.3%,恐怕會連6個月衰退,認為最快於9月出口才有機會轉正成長。學者指出,挽救出口的立即做法就是調整匯率,以增加訂單。

  臺灣地區今年以來的出口,除了2月是正成長外,其餘月份都呈現負成長。渣打銀行首席經濟分析師符銘財預估,8月出口金額252億美元,年衰退幅度2.3%,主要原因是歐美需求不如預期,加上宏達電的智慧型手機出貨受到影響,因而拖累8月的出口表現。

  符銘財強調,相較于7月出口總值248.5億美元,年衰退11.6%,8月出口衰退幅度已縮小,顯示出口已逐步穩下來,隨著10月份至少有iPhone 5等2款新機上市,將對臺灣地區關鍵零租件製造商有利,預估最快9月出口就會回復正成長。他初估,第四季出口將會回到正成長。

  符銘財表示,臺灣地區經濟增長上半年已觸底,下半年則呈現溫和回升,從8月進口表現來看,預估正成長2.3%,進口總值237億美元,除了消費性進口看成長外,其中資本財更是自去年6月以來首次呈現正成長,顯示臺灣地區製造業信心佳,內需仍溫和成長,都將有助於拉抬出口表現。

  花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鄭貞茂也預估,8月出口年衰退2.3%,較7月衰退幅度縮減,乃是反應基期效果,以及科技産品出口有好轉。鄭貞茂初估,第四季出口將可轉正至3%,主要原因是去年基期低,認為美國和中國大陸的景氣指標仍偏弱,促使臺灣地區經濟前景不確定因素仍高。

  針對出口恐怕連6個月衰退,並創下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慘的紀錄。臺灣政治大學金融係教授殷乃平指出,出口嚴重衰退,促使貿易條件差,臺灣當局最立即的做法就是進行匯率調整以挽救出口。他説,貶值效果雖非立即可見,但將可增加訂單,而出口調整效果約4至5個月可顯現。

  殷乃平表示,進行匯率調整救出口,雖然是立即做法,但更長期的做法,應是回歸到根本的問題,也就是提高臺灣地區競爭力,建議從調整産業結構著手改善,如協助取得産品專利權、精進生産技術和研究發展等,或是通過到海外取得資源來改善本身條件,像是到歐美尋找人才等,強調當局在推動過程中要扮演什麼角色才是關鍵。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