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放緩或加大澳央行降息壓力

2012-09-06 11:23     來源:金融時報     編輯:范樂

  分析人士表示,最新的數據顯示澳經濟下半年可能會在上半年的基礎上有所放緩,這可能會為澳央行繼續降息帶來動能:澳央行可能會在今年剩餘時間內繼續降息25個基點。

  “只要歐債危機的陰霾不散,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則澳大利亞央行可能不得不進一步實行寬鬆政策,用以支撐澳大利亞本輪已經長達21年的經濟增長。”有專家如是表示。

  隨著歐債問題久拖不決,全球經濟放緩,諸多經濟體依然在經濟增長方面承壓。9月5日澳大利亞統計局公佈的報告顯示,在房地産市場疲弱、出口走高以及澳元走軟等因素的影響下,澳大利亞第二季度GDP環比增長0.6%,年比增長3.7%,均低於第一季度GDP環比增長1.4%以及年比增長4.4%的數值。

  具體來看,5日的報告顯示,第二季度澳政府開支和家庭消費分別上揚1.6%和0.6%,對當季GDP增長的貢獻率均是0.3%。然而,第二季度澳房地産市場下滑1.7%,對當季GDP的拖累度為0.1%;而第二季度出口上揚0.9%,對當季GDP拖累度為0.2%。

  此外,澳第二季度庫存方面也表現不佳,對當季GDP的拖累度為0.3%。相比而言,在經濟前景不明朗的當前,澳家庭儲蓄意願度上揚,第二季度澳家庭儲蓄率上揚至9.2%,而第一季度該數據修正後為8.9%。由於經濟數據表現不佳,5日澳元對美元匯率一度跌至1.0190美元,創下7月25日以來最低點。

  由於中國經濟數據持續走低,而市場期待的相對強勁的政策刺激遲遲未見出臺,澳元早先走高的現象一去不返,反而在最近受到較大的下行壓力。數據顯示,上月澳元對美元匯率大幅下滑3.4%,成為主要交易貨幣中跌幅最大的。

  “總的來看,澳大利亞經濟現狀依然是有喜有憂。”有經濟學家表示,雖然上半年澳消費領域保持相對穩固的狀態,但兩天前的數據顯示,7月澳零售額月比下滑0.8%,創下2010年10月以來最大月度下滑,這意味著澳國內需求前景遠非樂觀。

  更為重要的是,近來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以及部分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滑,可能對澳大利亞未來增長帶來負面影響。眾所週知,澳大利亞是全球主要的鐵礦石出口國。

  而數據顯示,在過去兩月內,國際鐵礦石價格跌幅已達三分之一。另外,目前各方對澳大利亞礦業繁榮前景産生質疑,不少澳大利亞資源類公司出於形勢考慮已經採取“瘦身”或者壓縮成本。

  有市場人士表示,澳大利亞開採礦類的成本已經過高,其在原材料出口市場的競爭力正在減弱。

  據外電報道,目前澳大利亞第三大金屬生産和供應商FMG計劃大規模裁員以應對鐵礦石價格暴跌,此外該公司還暫停了一個投資額超過100億美元的産能擴張項目。為了減輕鐵礦石價格下跌和銷量下降帶來的壓力,該公司更是計劃今年削減19億美元支出。

  “從目前已公佈的多數經濟指標來看,澳經濟增速仍接近長期趨勢水準。”4日澳央行行長史蒂文斯表示,今年上半年,澳消費增速相對堅固,儘管部分數據增長只是暫時性的。

  在5月和6月的議息會議上,澳大利亞央行總共降息75個基點用以刺激經濟增長。但在最近幾次利率決議會議上,澳大利亞央行卻一直按兵不動。9月4日,澳央行連續第三個月維持利率在3.5%不變。

  “今天的數據將不會改變澳大利亞進一步實施寬鬆政策的立場。”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銀行集團駐雪梨高級經濟學家賈斯丁表示,預計澳大利亞央行將繼續在今年11月和明年初期降息。而市場掉期合約顯示,澳大利亞央行在下月議息會議上降息25個基點至3.25%的可能性高達70%。

  有專家表示,在5日公佈的報告中,澳大利亞央行提到其他地區出現通脹壓力的苗頭,例如8月臺灣價格指數增速上揚至4年來最快水準,而菲律賓通脹數據則加快至7個月來高點,這反映出澳央行仍舊對通脹方面的動向保持謹慎。

  不過,也有經濟學家表示,目前澳通脹率保持在2%之下的較低水準,而澳央行在4日的會後聲明中也認為,雖然澳政府本季度開始對碳排放徵稅,其對物價的影響將開始顯現,但在未來1至2年裏,澳大利亞的通脹率仍將處在目標區間之內。這意味著通脹尚不足以成為澳央行降息的障礙。

  “只要歐債危機的陰霾不散,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則澳大利亞央行可能不得不進一步實行寬鬆政策,用以支撐澳大利亞本輪已經長達21年的經濟增長。”有專家如是表示。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