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內7次火災 台塑工廠遭臺當局下令分批停工

2011-08-01 09:14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王思羽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道,臺當局“行政院”31日針對台塑集團工廠安全事故不斷,做出四項決議,要求近一年內發生七次工安事故的工廠全面停工,預估台塑集團將有近30座工廠停爐,衝擊其營運,全球柴油、塑化産品的行情也將大亂,恐牽動塑化、電子産品的供應鏈出現問題。

  馬英九昨天致電臺當局“行政院長”吳敦義,要求切實針對台塑六輕火燒事件監督並提出因應方案,“行政院”提出四項決議,除停工外,同時要求台塑在麥寮廠區其餘設備及場所,須于一年內分批停工檢查;未得第三單位監督及認可前,不得復工;麥寮廠區內和最新一次火災使用的同一批壓力容器也停工檢修。

  當局“經濟部”強調,四決議非屬行政處分,而是開給台塑六輕“有效可行”的“要求”。“經部”認為,四決議旨在要求台塑提高全面自我檢查,“復工時刻表完全掌握在台塑手上。”

  報道稱,台塑企業主管昨晚獲悉後,感到非常意外,並於第一時間説:“如果‘行政院’有法源根據的話,台塑企業相關公司只有依法辦理”。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可能在今天召開行政中心會議後,再做出回應。

  受到“行政院”點名停爐的影響下,台塑四寶8月營收將衰退,若與5月尚未受到火災衝擊時相較,四寶8月營收合計將減少約350億元新台幣,同時集團第二季本來就因海豐廠停工,獲利減少四成以上,如果再擴大停爐,法人估第三季獲利將再衰退兩成以上。台塑企業主管分析,受到衝最大將是台塑化,次之是南亞、臺化、台塑。

  台塑企業主管私下表示,要停爐的工廠近30座,集團四家公司都受到波及。總計六輕廠區約有66座工廠。

  報道指出,台塑的聚氯乙烯是全球第二大生産業者,南亞的乙二醇是全球第四大業者,臺化的純對苯二甲酸是全球最大的業者,牽動全球柴油、航空燃油、塑化産品的行情大亂,同時廠區內不少産品供應在電子産品、塑膠、服飾産業等,也將牽動供應鏈出現缺料的問題。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