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減支無奈開啟 美政府關門危機接踵而至

2013-03-05 14:55     來源:金融時報     編輯:范樂

  在參議院否決自動減支機制替代方案後,美國國會民主、共和兩黨最終未能在24小時內達成協定,阻止該機制在3月1日生效。當天,總統奧巴馬簽署法令,宣佈把國防和民生項目開支削減850億美元。法令提到,開支削減必須與美國法律以及行政管理和預算局就削減細節制訂的報告“嚴格一致”。如此大規模的政府預算削減在美歷史上實屬罕見。美媒評論稱,此將“引發一場多米諾骨牌效應”。外界擔憂,如果兩黨一直不妥協,自動減支機制持續時間越長,對美國經濟的衝擊就會越明顯。但了解美國政治運作的分析人士都認為,這種情況出現概率極小,因為目睹了“財政懸崖”、“債務上限”等談判,兩黨在最後一刻達成妥協似乎已成規律,偏愛所謂的“懸崖遊戲”。眼下,最近的一個妥協窗口已經打開,即3月27日。如果屆時仍不能達成協定,聯邦政府將暫時性地部分關門,而這在該國歷史上並不鮮見。在新一輪預算談判開啟之際,外界希望看到任何實質性進展,而非另一場索然無味的拉鋸戰。

  今年年初,在經歷了短暫技術性“跳崖”之後,美國國會最終通過了民主、共和兩黨達成的解決“財政懸崖”的初步協議,標誌困擾兩月之久的政治紛爭暫時告一段落,也使得美國經濟免於再次陷入衰退。但好景不長,在平靜半個月之後,國會兩黨又為“新”問題打了起來。當地時間1月14日,總統奧巴馬、財政部長蓋特納及美聯儲主席伯南克集體施壓國會,敦促國會中的共和黨人儘快無條件提高債務上限,以免對經濟金融市場造成負面影響。經歷一番討價還價之後,1月23日,該問題被推遲到5月19日再做定奪。

  自那時起,三個迫在眉睫的最後期限已浮出水面,它們形成了美國財政中期內的下行風險。3月1日,自動減支機制正式啟動;3月27日,聯邦政府預算案到期;5月19日,債務上限到期。在上週四參議院否決了美國國會兩黨提出的替代自動減支機制的方案之前,市場還普遍預測自動減支機制全面觸發是可以避免的,取而代之的是較小的開支削減。在多數人眼裏,兩黨圍繞國家財政的博弈不過是一場政治遊戲,“懸崖遊戲”或再次上演。然而,兩黨最終以不合作的態度平靜地看著該機制生效,3月27日隨即成為下一個風險點。屆時,除非有新的政府預算案通過,非必要的政府職能部門可能在一季度末暫時關閉,一如在2011年發生過兩次的克林頓總統與眾議院議長紐特金裏奇對於預算案的爭端那樣。

  “當務之急是確保聯邦政府在3月27日之後還能正常運轉。”莫尼塔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美國宏觀經濟研究員羅倫斯邁爾博士在與本報記者連線中指出,否則,政府關門將影響到36%的聯邦文職人員的就業,靜態效應將從二季度起在關閉持續的每個星期內使GDP增速大約下降0.25個百分點,接下來將在三季度産生類似的拖累。“如果政府關門是短暫的,連帶影響會很小。然而持續時間越長,其影響將更廣泛,因為必須考慮分析乘數效應以及不確定性的升級對政府採購商品和服務承包商款項的持續干擾。更為極端的是,如果政府關門持續時間太長的話,事態會變得十分嚴重,因為它不同於只是減少開支,長期的政府關門可能最終使許多類別的支出降為零。”他進一步指出。

  據悉,奧巴馬上週五向記者暗示,他決心避免融資法案陷入又一輪邊緣博弈。他説,在開啟自動減支機制後,沒有理由再陷入一場因為政府關閉而導致的危機。此前出席白宮會議的參議院少數黨領袖麥康奈爾也表示:“未來幾週,我們將有機會確保融資處在我們所承諾的水準,同時制定更明智的支出削減方案。”目前,眾議院撥款委員會主席、肯塔基州共和黨議員羅格斯已擬定一項臨時融資議案,在截至9月30日的財政年度把國防、教育和退伍軍人福利等眾多政府項目的經費擴大至自動減支機制生效前的1.043萬億美元,與上一財年持平。預計眾議院下周將批准共和黨提出的這項議案,但前提是自動減支適用於這些項目。參議院民主黨人士並未直接説明他們將如何對待眾議院共和黨提出的議案,只表示他們希望給予國內機構像國防部一樣的保護和靈活性。民主黨官員曾私下透露,試圖在上述融資議案中取消自動減支措施將太過冒險,如果這樣做導致政府關閉,民主黨將受到指責。

  如果按照美國國家憲法中心日前在每日憲法欄目發表的文章所言,3月27日政府關門是大概率事件。文章指出,被大肆宣揚的所謂自動減支現在已經是歷史的一部分了,新的預算大戰已經指向了一個聯邦政府在3月27日關門的可能性。隨著自動減支生效,850億美元的本財年政府開支削減在本月開始,但是一場更大的預算爭奪戰其實還在醞釀中。民主黨和共和黨目前的爭鬥焦點包括了堅持不接受任何新的的稅收(共和黨立場),以及必須有更多的稅入來抵消預算削減(民主黨主張)。兩黨過去很難在任何問題上達成一致。1月達成的避免了“財政懸崖”的協議也是在最後時刻才形成。這個協議導致了一些新的稅入,共和黨議員堅持要求必須以開支削減來進行匹配。考慮到兩黨幾乎無法形成共識,政府在3月底關門的可能是一個真實威脅,即使國會領導人也都很擔心這種局面的出現。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