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田東彥:不惜一切代價結束通縮

2013-03-05 14:56     來源:金融時報     編輯:范樂

  “如果能夠成為日本央行行長,我將不惜一切代價儘早結束通縮。”這是上周剛剛獲得安倍政府提名的日本央行新任總裁人選黑田東彥本週一在日本議會作證時針對獲提名首度作出的官方回應。“不惜一切代價”聽上去有些耳熟,幾個月以前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在歐元命運攸關的時刻也曾經説過“不惜一切代價保衛歐元”,其後人們看到歐債危機局勢企穩,歐元命運得以保全。此次,黑田如出一轍地語出豪邁引發市場無限遐想,加之其在當日證詞中措辭清晰,寬鬆立場鮮明,並且針對進一步量寬提出了具體的技術性主張,市場紛紛提前了對日央行實施新量寬措施的時間預期,日本股債兩市當日雙雙應聲上行。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全球化中心主任劉軍紅週一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黑田此番獲得提名可以説是眾望所歸,他確實是目前人們視線之內日央行總裁人選中最有能力和威望的一位。最重要的是,他與安倍政府在解決日本通縮問題上的理念接近,增加了人們對於未來日央行與政府之間通過密切配合戰勝通縮的信心。“對於經歷了長達20年通縮的日本來説,要像黑田于證詞中所言在兩年內達到2%的通脹目標確實不容易,但是從黑田的決心及央行與政府互動加強的預期來看,並非沒有希望。”劉軍紅表示。

  由於黑田目前已得到日本執政黨自民黨、公明黨以及最大在野黨民主黨的公開表態支援,市場普遍認為其提名獲國會通過並於本月20日接替白川方明掌舵日本央行的變數已經不大。因此,黑田此次議會作證在很大程度上被認為是其履新前的“準首秀”,而他也確實在這場“準首秀”中讓人們聽到了他的聲音,預見到了日央行可能發生的變化。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關注點之一:承諾全力抗通縮

  黑田在作證時首先明確表示要不惜一切代價結束通縮。雖然這是過去近20年來歷屆日本央行一直努力的方向,但出於獨立性考慮,此前該行的政策目標並不關注增長,而黑田在證詞中特別提到日本經濟與通貨緊縮的對抗。“日本長期以來的通縮是不正常的,結束通縮是日本經濟的最大任務,日本對抗通縮對於世界其他國家也非常重要。”黑田表示。“對我來説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盡可能早地達到2%的通脹目標,2%的通脹目標是全球標準;要達到這個目標會很艱難,但是如果缺少挑戰,會使事情更糟。”

  劉軍紅認為,黑田的上述表示可能意味著此後日本央行的政策目標可能會有所拓寬,正如美聯儲將政策決策與具體的失業率掛鉤一樣,日央行的政策目標或明或暗地可能會增加增長的內容。

  關注點之二:擴大資産購買規模及種類

  黑田在證詞中直言,日本央行既有資産購買計劃在規模和種類上都不足以幫助達成2%通脹目標,暗示未來可能會購買更多類型資産,包括股票、長期國債、企業債、商業票據等,並提出考慮提前實施原定於明年開始實行的開放式資産購買計劃。“日本央行擴大貨幣刺激必須從資産購買規模和資産類型兩方面入手;相比當前購買1至3年期日本國債,日本央行應當購買到期時間更長的國債。”黑田表示。如此寬鬆立場較之現任行長白川方明顯然更趨激進,預計釋放的流動性可能也更為可觀。

  劉軍紅認為,黑田關於增加資産購買類型的想法不乏建設性意義。總體來看,目前人們對量寬措施能否帶領日本走出通縮尚存較大疑慮。量寬措施的確可能會導致資産市場回升,特別是股市和不動産市場,形成與上世紀80年代類似的兩大傳統泡沫,但關鍵是這兩大泡沫如何有效支援實體經濟。與美國不同,目前日本仍以間接金融體制為主,企業及個人與資本市場聯繫性相對較弱。日本個人金融資産總規模約1500萬億日元,主要以現金存款和保險為主,股票份額極少。而企業融資也主要來自銀行,從證券市場融資的主要方式就是發行企業債。因此,通過購買短期國債等釋放流動性即使能夠推升股票等資産市場,其對個人消費及企業投資的拉動效果都很有限,因為它既不能帶來個人資産的大幅增加,又不能顯著幫助企業融資。“在這種情況下,黑田提出可將資産購買的類型擴展至企業債,我認為這是促成日本達成2%通脹目標的一個好消息。”劉軍紅表示。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