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懸崖”令市場惴惴不安

2012-11-06 09:12     來源:期貨日報     編輯:王偉

  從目前全球經濟的發展來看,相較歐元區和新興市場國家,美國經濟依舊表現出了較強的內生恢復動力,明年或將是帶領全球經濟邁上復蘇之路的“領頭羊”。雖然數據表現較為良好,但美國經濟躲不開一個攔路虎——“財政懸崖”,這是美國及全球經濟復蘇中最大的風險點,也是日後可能會影響全球經濟及資本市場發展的一個定時炸彈。

  “財政懸崖”與美國債務問題

  “財政懸崖”最初由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所使用,用以形象地描述美國財政將在2013年1月1日這一時點進入突然性緊縮,這主要是小布希政府推出的系列稅收減免政策集中到期的緊縮效應對經濟産生的斷崖式下跌風險。

  與美國財政赤字緊密相連的就是債務問題,受2008年金融危機救助的影響,美國債務近年來上升較為明顯。美國的“財政懸崖”和債務問題使美國政府處於兩難的尷尬境地。解決“財政懸崖”會使得財政赤字進一步擴大,債務風險上升;而不解決,經濟又極有可能重新陷入衰退之中。

  實際上,美國的債務問題和美國的歷史一樣古老,美國建國開始就是靠債務起家的,借債是美國政府和美國人民的家常便飯。債務管理在美國也是一項藝術,底線是避免債務危及美國經濟安全。評估美債風險主要是看其演變趨向。美國債務在“二戰”結束時達到歷史最高峰,約為GDP的120%,隨後不斷下降,即使“朝戰”和“越戰”時期也不例外。到了20世紀80年代,情況開始逆轉。這主要是由於裏根與蘇聯進行軍備競賽的結果。老布希和小布希打的幾場戰爭讓國債水準繼續升高,只有克林頓任內國債水準有所下降。到了奧巴馬時期,美國國債繼續了小布希後期的高速增長。如果這種趨向不加以扭轉,美國國債會很快超過GDP,甚至會超過“二戰”時期的高峰。

  美國財政赤字未來削減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社會保障問題,美國財政支出最大的一塊是社保和醫療保障,包括醫療保險、醫療補助、社會保險和收入保障等,這些支出總和佔到總支出的近60%,而且這還僅僅是預算內支出,關於養老保障的支出放在預算外。從去年開始,嬰兒潮時期出生的人逐步進入退休年齡,未來5—10年內美國的社保支出將大幅增加,養老基金也將在2015—2030年枯竭,預計會有3萬億美元的空缺需要財政彌補。這些都將推動財政赤字和國家債務繼續走高。除非美國政府願意降低社會保障水準,否則未來削減赤字異常困難。而民眾社保水準的降低也將帶來政治風險,所以削減財政赤字未來非常困難,但又是不得不走的路。

  在經濟良好的情況下,削減赤字相對容易,比如克林頓時期削減債務獲得成功,主要受益於當時美國新經濟背景。但是在美國目前低迷的經濟背景下,要削減財政赤字可謂難上加難,美國經濟必然會經歷痛苦的收縮過程。

  爭論的焦點

  目前來看,無論是美國共和民主兩黨、美國政府還是美聯儲,對“財政懸崖”已經達成了一個基本共識,就是“繼續延長減稅政策”,目前主要的分歧和爭論在於減稅的範圍。共和黨主張“減稅政策全盤延長”,而民主黨主張“將個人年收入在20萬美元以下,或者家庭收入25萬美元以下的中産階級享受的減稅政策延期一年,同時中止富豪階層所享受的減稅政策”。也就是説,雙方爭論的焦點是,減稅的範圍只包括中産階級還是也繼續惠及高收入富人階層。

  有數據表明,只給年收入25萬美元以下的中産階層延長一年減稅待遇,政府的收入將因此而減少1500億美元,但對高於25萬美元收入的階層加稅後,那麼未來10年,他們將為財政創造8500億美元的收入。而如果全面延續小布希政府的針對富人的減稅計劃,美國未來10年需要為2%的富人支付大約1萬億美元,這將是美國政府難以承受的。所以説,如果單純從經濟的角度考慮,民主黨人奧巴馬的方案是更為可行的,對美國財政赤字的改善也有好處,但由於減稅直接涉及到各個階層的利益,當中充斥著各種博弈,因此,最後的結果必然是經濟和政治因素共同博弈之後的一種妥協的方案。

  對美國及全球經濟的影響

  我們認為“財政懸崖”對美國經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實體經濟層面。如果國會不能就“財政懸崖”達成一致,那麼,高強度的財政緊縮方案將使得企業擴大生産和投資的積極性繼續受到挫傷從而減少雇工,這將進一步惡化美國正處於蹣跚復蘇階段的就業市場。而美國經濟的復蘇中,勞動力市場的復蘇具有重要的意義,失業率的理想區間在5.25%—6%之間。

  二是信心層面。實際上,市場對美國兩黨最終達成新的減稅協議還是有信心的,雖然中間的談判過程可能較為曲折。所以,“財政懸崖”對美國經濟的損壞程度只是一種未必可實現的預估,但在此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對市場信心的損傷卻是實實在在的。美國政府爭論不休,投資市場忐忑不安。鉅額的債務雖然令人擔憂,但無休止的黨派鬥爭則更打擊投資者信心。一旦美國信用評級再次遭到調降,對市場造成的衝擊應該會超過去年。

  對商品投資的影響

  “財政懸崖”對資本市場的影響,首先也有心理層面的因素。“財政懸崖”及其中穿插的新一屆總統大選的不確定性都使得企業、居民對投資和消費持謹慎態度。從這個角度來看,伴隨著“財政懸崖”談判的進行,不確定性的減少就是對市場的提振。此外,美聯儲推出的開放式QE3,也是為了在一定程度上緩衝市場對“財政懸崖”的擔心及為懸崖真正到來時準備的緩衝應急方案。

  其次,美國赤字財政仍將長期繼續下去,美國債務的規模將繼續擴大。與美國債務問題直接相關的就是美元流動性問題。從美國現有的貨幣政策機制來看,美國國債發行對應的其實就是貨幣特別是基礎貨幣的擴張。日益龐大的債務規模意味著美元後期流動性持續擴大化氾濫的風險以及如影相隨的通脹形勢。

  在此背景下,我們仍重點看好貴金屬和農産品的相關投資,尤其是貴金屬黃金白銀,在美元流動性氾濫和避險需求升溫的雙重作用下,預計會有持續的表現機會。(李莉)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