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曝出巨虧後首發債券

2012-08-15 09:06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王偉

  摩根大通(JPM organ)13日重返債券市場,出售25億美元債券,為今年5月曝出鉅額虧損之後首次發行債券。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摩根大通13日出售的5年期債券的息票收益率為2%。根據數據公司D ealogic的數據,這一息票收益率為摩根大通所發行的類似期限債券的最低水準。這批債券的到期收益率為2.04%,僅比2011年6月發行的5年期債券收益率高出35個基點。

  息票收益率較低顯示出,儘管摩根大通近日曝出鉅額金融衍生品交易虧損,即所謂的“倫敦鯨”交易虧損,投資者仍然青睞其債券。

  摩根大通5月份曝出自營投資業務部門出現約20億美元虧損,7月份表示包括這筆損失在內的交易損失總計約58億美元,且這一數字還可能繼續攀高。摩根大通7月公佈的業績顯示,2012年第二季度實現總收入229億美元,凈收益49.6億美元,每股收益1.21美元,同比降幅超過8%。

  摩根大通近來一直在就近60億美元的交易損失進行內部調查,上周修正了其一季度的財報,將今年第一季度盈利調降4.59億美元至49.2億美元,原因是投資銀行交易員誇大了部分金融衍生品的價值。

  但對於摩根大通這家被投資者視為“大而不能倒”的銀行來説,虧損醜聞的影響目前仍然有限,其債券資産仍然十分安全。摩根大通是美國按資産計算最大的銀行。

  有分析指出,金融危機後,投資者更加傾向於尋找安全資産避險,評級較高公司的債券也更受投資者青睞。全球資金一直在不斷流入美國避險。儘管頻頻曝出醜聞,評級被調降且盈利狀況大不如前,但美國銀行業債券尤其受到青睞。

  據悉,美國銀行業債券的平均收益目前也達到歷史新低,約為3%的水準,考慮通脹因素後,投資者獲得的回報並不高。

  在金融危機後,投資者更加密切地關注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因其可以反映銀行的健康狀況及其應對突發危機的能力。而銀行業監管收緊就包括上調銀行的資本金要求等措施。一些投資者認為,監管收緊反而使銀行業投資更加安全。

  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近日發表報告評估美國金融改革法案《多德-弗蘭克法案》可能對美國大銀行産生的影響,稱監管改革暫時不會影響美國8家最大銀行的評級。但標普預計,該法案可能導致這8家銀行稅前年收益減少220億到340億美元,高於之前195億到260億美元的預期,原因是美國監管者將更加嚴格地執行旨在禁止銀行業自營業務的“沃爾克規則”。

  記者 王婧 綜合報道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