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銀行洩露3.2萬客戶資訊

2012-08-15 09:01     來源:新京報     編輯:王偉

  昨日,有媒體報道稱江蘇銀行上海分行違規洩露3.2萬客戶信用資訊給信貸機構宜信普惠,央行上海分行對該分行給予了行政處罰,勒令整改。對此,江蘇銀行昨晚回應表示,確實查詢了經宜信普惠推薦的客戶信用報告,但未向宜信普惠洩露具體資訊。雙方已于4月份自動終止相關合作。

  據了解,宜信普惠是國內一家個人對個人的貸款平臺。

  “未洩露信用報告詳細資訊”

  據報道,江蘇銀行上海金橋支行于2012年2月至4月間,憑藉宜信普惠提供的查詢授權書,在未與客戶發生業務關係的情況下,查詢了3.2萬餘人的個人信用報告,並將部分查詢結果提供給宜信普惠。為此,江蘇銀行的行為已被央行上海分行通報批評,責令整改。

  江蘇銀行昨晚回應表示,今年2月至4月中旬,宜信普惠經客戶同意,推薦客戶到該行上海分行金橋支行辦理貸記卡。根據宜信普惠資訊諮詢公司提供的3.2萬份由客戶簽署的申請貸記卡、準貸記卡查詢授權書,該行進行了個人徵信查詢,僅對初選出的926個客戶“是否符合我行信用卡發卡條件”問題,向宜信普惠資訊諮詢公司提供了“是”或“否”的答覆。

  江蘇銀行表示,“客戶個人信用報告的具體資訊我行上海分行金橋支行從未對外提供,不存在有些媒體所稱的3.2萬客戶資訊洩露問題。”

  江蘇銀行和宜信普惠已于4月中旬主動終止了此類查詢工作。同時,江蘇銀行已經對該支行進行了調查處理,並在全行範圍內進行了檢查,除上海分行金橋支行之外未發現類似問題。

  查詢信用報告鬚髮生業務關係

  據了解,個人信用報告相當於是一個人的金融身份證,報告涉及的內容包括辦理的業務、銀行卡賬號、出生日期、手機號碼、通訊地址、配偶資料、逾期記錄、行政罰款等。

  根據央行規定,銀行只有在辦理個人貸款申請及管理、信用卡申請、審核個人作為擔保人時才可以查詢個人信用報告。而此次查詢個人信用報告的江蘇銀行與申請人之間並未發生業務關係。

  銀行人士介紹,在銀行系統,個人信用資訊查詢許可權應該是開給每個分支行的客戶經理的,每家支行都有單獨的介面接入央行。銀行查個人信用報告最多的就是辦理信用卡、放房貸時。但是查詢個人的信用報告,也必須得到本人的授權和同意,否則就是違規。 (記者蘇曼麗)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