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業高管被迫放棄年終分紅

2012-03-02 15:27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范樂

  英國經濟不景氣,老百姓收入增長緩慢,失業率居高不下,而英國大企業特別是銀行的高層管理人員,卻依舊獲得鉅額獎金。這樣的差異惹怒了英國公眾,政客們也口誅筆伐,高管們不得不順應民意放棄“紅包”。

  在近日的英國媒體上,經常能看到某企業高管宣佈放棄董事會決定給予的高額獎金,或者某企業收回或減少去年的獎金額度。

  風口浪尖上的蘇格蘭皇家銀行也作出妥協。先是董事會主席菲利普漢普頓宣佈分文不取約140萬英鎊的年度股票分紅獎金,後來一度自稱有資格拿獎金的首席執行官赫斯特也決定放棄。

  英國高收入研究委員會日前公佈的一份報告顯示,2002年倫敦股市《金融時報》100指數成分股公司的高管獎金是工資的48%,到了2010年,這一數字漲至90%。更令人錯愕的是,巴克萊銀行高管們的收入過去30年漲了50倍,而普通人的工資只漲了3倍。

  在經濟危機前,英國企業高管工資雖高,但還沒讓公眾特別不滿意,因為那時大家收入穩定、工作也有保障。但情況此一時彼一時。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英國經濟大步後退,失業率更是節節攀升。英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1年第四季度,英國失業率比前一季度提高0.1百分點,至8.4%,為16年來最高值。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英國失業人口環比增加4.8萬,至267萬。分析人士認為,由於2012年經濟增長緩慢,英國的就業形勢非常不樂觀,將是艱難的一年。英國工業聯合會近日預計,2012年英國失業率將保持在高水準,失業人數很可能在2013年第一季度增至290萬。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英國大公司,特別是銀行,其中有的連續虧損,有的接受了政府救助,還宣佈向高管大派“紅包”,最為典型的就是蘇格蘭皇家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曾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中因瀕臨破産而向政府求助,英國政府向其注資455億英鎊(約合728億美元),從而獲得該銀行82%的股份。2010年,銀行虧損11億英鎊(約合17.6億美元),蘇格蘭皇家銀行還宣佈2011年的總虧損為20億英鎊。儘管如此,蘇格蘭皇家銀行還是宣佈將向首席執行官赫斯特發放市值96.3萬英鎊(約合150萬美元)股票分紅獎金。其董事會主席菲利普漢普頓的年度股票分紅更是高達140萬英鎊。

  英國公眾已無法繼續容忍下去,那些向高管派發大紅包的英國公司,特別是蘇格蘭皇家銀行這樣接受政府救助的金融機構,很快成為公眾批評的目標,當地媒體紛紛抨擊這樣的做法。英國一家研究機構認為,貧富差別加大的弊端是損害社會公信度,影響市場的正常運作,製造社會不穩定因素。

  英國政府及監管機構也站出來表態。英國首相卡梅倫説,企業收入應該公布於眾,提高透明度,董事會的決定應該對股東負責任,同時還要考慮到大眾的感情。英國副首相、自由民主黨黨首克萊格説,有些高管的收入和獎金是不合時宜的,對社會其他做一般工作和為溫飽勞碌的人是一種打擊。

  英國金融服務監管局(FSA )要求銀行削減員工獎金以留存資本,英國保險業協會(A BI)也表示,銀行應為投資者增加分紅,而不是為員工加薪。

  英國高收入研究委員會建議,包括讓僱員參與工資分配決策;公佈企業前10名高管的收入、強迫公司制定高管收入與僱員平均收入的比例、要求公司透露董事會成員的總收入、成立一個國家機構監督高收入階層的情況。

  當然,也有為高管高薪辯護的聲音。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説,對成功管理企業和銀行的高管發放獎金還是要保留的。奧斯本警告説,關於高管獎金和收入的爭論將威脅破壞社會的繁榮和就業,還表示要與“反商業文化”進行抗爭。蘇格蘭皇家銀行首席執行官赫斯特也心有不甘,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的採訪中,赫斯特就為自己的高薪辯解。他説,蘇格蘭皇家銀行曾是一枚“定時炸彈”,損失450億英鎊,他繞了大半個世界,尋找到能人來拆除這顆炸彈,如果他們表現出色,就應該得到肯定。赫斯特還警告説,英國不該為了追求公平原則而“看輕成功”。 (記者 姜魯榕)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