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本幣“急升值” 拉美“忙干預”

2012-03-02 11:16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范樂

  巴西央行行長亞歷山大通比尼2月29日表示,巴西將繼續採取更多干預手段來抑制本幣雷亞爾上漲(雷亞爾對美元匯率今年累計漲幅約9%)。今年2月份以來,包括巴西、秘魯和哥倫比亞在內的拉美新興經濟體紛紛出手干預匯市,並取得初步成效。

  就在巴西宣佈採取更多匯市干預措施的同一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其報告中罕見地轉變過去立場,表示支援新興經濟體使用干預手段。

  匯市干預效果初顯

  通比尼表示,由於美國、歐洲和日本等發達經濟體為刺激經濟增長而採取了貨幣“擴張性”政策,導致巨量的國外資本流入新興市場,推高本幣升值幅度,巴西將會繼續採取措施抑制雷亞爾升值態勢。

  從2月3日開始,巴西央行通過多種方式對雷亞爾匯率走勢進行干預,這是該行自去年7月份以來首次出手。據悉,在該行的“工具箱”中,除了在遠期外匯市場中購入一定數量的美元多頭合約外,該行還直接在即期匯市中買進美元拋售雷亞爾以及出售貨幣互換協議。

  無獨有偶,同樣遭遇貨幣“急升值”的拉美經濟體哥倫比亞和秘魯也在當月採取了類似匯市干預操作。而從效果上看,各國措施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暫緩了本幣的升值趨勢。

  截至2月29日,雷亞爾對美元匯率今年累計升幅為8.71%,哥倫比亞比索、墨西哥比索和智利比索的升幅分別為9.71%、8.34%和8.35%。但是上述貨幣在2月份的升幅比1月份出現明顯下滑。

  但僅僅抑制本幣過快升值並未讓巴西等拉美經濟體滿意,巴西財長曼特加2月份以來數次強調,將採取“任何可能的措施”來抑制本幣上漲,以使該國製造業避免受此衝擊。分析人士預計,巴西政府或會再次出臺資本管制措施。

  在2010年,巴西政府曾兩次上調外國投資者對本國債券的金融交易稅(IOF),這種較為激進的資本管制舉措曾一度點燃當年全球範圍內的“貨幣戰”。

  IMF表態力挺

  IMF在2月29日發佈的《兩個目標、兩項工具:新興經濟體的貨幣和匯率政策》報告中表示,在經歷了物價波動的歷史後,許多新興經濟體選擇了設定通脹目標以穩定市場預期的做法。但是歷史教訓顯示,當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發生時,國際間的資本波動會異常劇烈,在此背景下若要實現持久且穩定發展,決策者要做的不僅是穩定消費價格,可用的工具也不僅是政策性利率。因此,對於新興市場國家而言,應保證穩定通脹率和匯率。

  報告還認為,採用匯市干預措施來作為除利率以外的第二種政策工具,能夠取得更好的成效。單一使用利率工具對於應對資本流動的衝擊沒有作用;而匯市干預能夠抵禦資本流入流出時帶來的本幣升值和貶值壓力。因此,在設定與通脹目標相關的利率同時,匯率市場所進行的沖銷式干預(即在匯市交易的同時,通過其他貨幣政策工具來抵消前者對貨幣供應量的影響)應也與匯率目標相配合。同時,IMF甚至認為,採取匯率干預作為利率以外的第二種政策工具,能夠增強國家央行的可信賴度。

  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IMF一直都在努力對其能夠提供的建議做出調整和修正。在去年,IMF允許各國將資本管制措施作為控制資本流向的工具之一,並肯定了資本流入對新興經濟體金融穩定造成的威脅。該事件被視為IMF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新自由主義宏觀經濟政策立場的轉變開端。( 記者 吳心韜)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