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為經濟活血化瘀 美歐財政寬鬆調門漸高

2011-09-07 09: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王思羽

  據路透社報道,在全球經濟衰退風險上升、歐債危機持續發作的背景下,七國集團(G7)財政部長與央行行長9日將在法國馬賽港舉行會議,討論各國聯合行動刺激全球經濟的方式。在 G7成員國中,美國已完成總規模2.3萬億美元的兩輪量化寬鬆政策,再為量化寬鬆加碼,政策效應恐將極為有限,且通脹等副作用明顯,接下來美國政府或將考慮動用財政政策為經濟復蘇“活血”。

  G7或呼籲財政緊縮緩行

  路透社援引G7官員消息報道,美國、加拿大、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和義大利7國已達成共識,即全球經濟已進入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最困難的時期,且經濟確實存在“雙底衰退”的風險,可能出現的情況包括,各主要經濟體經濟連續兩個季度萎縮,或是經濟勉強仍有增長,但産出缺口不斷擴大。

  該官員指出,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在於,曠日持久、反覆發作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以及美國債務問題重創全球投資者信心。

  有鋻於此,G7可能在本週會議中呼籲成員國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同時放慢財政整頓步伐,出臺財政刺激政策,以促進疲弱的經濟復蘇。具體而言,G7可能建議已推出財政緊縮政策的國家、在未面臨市場壓力的情況下調整緊縮政策,可根據2012年經濟發展情況決定2013年至2015年是否進一步實施財政整頓措施。

  為應對債務危機,當前歐洲高負債國家和核心國家普遍邁入鞏固財政的陣營,推出了嚴苛的財政緊縮措施,財政緊縮對經濟增長的抑制效應不斷顯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此前已多次呼籲歐美經濟體在整頓財政的同時必須兼顧經濟發展,並建議各國出臺財政刺激措施,為經濟復蘇“保駕護航”。

  丹麥盛寶銀行首席經濟師斯蒂恩雅各布森預計,歐洲各國採取刺激措施避免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很高。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首席經濟學家帕多安認為,目前歐洲經濟體在貨幣政策層面上的騰挪空間不大,外界將期待各國政府推進改革,從財政層面改善經濟,比如增加資金投入、刺激就業等。

  不過,德國財長朔伊布勒仍堅持歐元區應實行財政緊縮政策。他表示,財政緊縮才是歐元區實現可持續增長的唯一道路。從長期來看,不斷增加的債務必將阻礙而非刺激經濟增長,背負鉅額債務和高赤字的國家需要消除經濟發展中的障礙,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可持續增長。“財政緊縮措施短期內是痛苦的,但我們必須看得更遠。”

  據報道,除協調各國刺激經濟的政策立場外,G7本週還可能提出“輪流增長”的建議,即在發達經濟體增長放緩時,新興經濟體應肩負起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任。G7可能呼籲存在大量經常賬目盈餘的國家提高內需,並允許其貨幣升值。

  奧巴馬欲推新刺激計劃

  傑克遜霍爾的全球央行峰會上沒有誕生QE3,倒是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的一番表態耐人尋味。伯南克明確指出,“支撐經濟長期有力增長的多數經濟政策並不在央行的職權範圍”,同時強調財政政策在促進穩定和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似乎有意將刺激經濟增長的皮球踢回給美國政府。

  而在沸沸颺颺的“債限之爭”塵埃落定後,美國政府也重新獲得一定的政策調整空間。儘管財政赤字仍然高企,但同樣居高不下的失業率成為倒逼財政政策“定向寬鬆”的重要理由。據美國勞工部9月2日公佈的數據顯示,8月美國非農就業崗位數量環比增幅為零,遠遠低於市場預期的6.8萬個,失業率仍高居9.1%。這是自1945年以來美國非農就業崗位首次出現零增長。

  本週四,美國總統奧巴馬將就就業問題在國會發表重要演講。據悉,奧巴馬將在此期間提出旨在提振就業的新刺激計劃,其中可能包括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計劃,以及延長工資稅減免政策期限的建議。

  據奧巴馬9月5日的表態可以看出,新的就業刺激計劃涵蓋的項目可能包括重修公路、橋梁和其他基礎設施等。他表示,美國有許多道路和橋梁需要重建,私營領域企業擁有設備和人力,同時又有超過100萬失業建築工人隨時可以加入勞動力大軍,可謂“萬事俱備”。

  奧巴馬同時表示將推動國會採取行動,延長即將到期的工資稅減免計劃,以便鼓勵企業招聘,並讓更多的錢流入美國人的口袋。

  此外據國家經濟顧問委員會委員斯佩林透露,奧巴馬將在今年秋季推出一系列重要的刺激方案。在本次就業講話後,奧巴馬還將在今年秋天就房地産市場問題提出單獨的解決方案。

  分析人士認為,如果上述計劃能夠順利通過,將有望對經濟形成一定刺激作用,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美聯儲的政策壓力。不過由於美國政府財政已然捉襟見肘,奧巴馬的上述提議很可能遭遇國會共和黨的抵制,是否能夠成行以及最終的具體措施仍有待觀察。(記者 陳聽雨 楊博)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