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三大評級機構惹惱歐盟

2011-07-12 09:28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王思羽

  正當歐盟苦於為希臘債務危機“滅火”之際,大西洋彼岸的標普、穆迪和惠譽三大國際評級機構卻輪番“發難”,頻頻下調歐元區一些國家的主權信用評級或銀行信用評級。歐盟領導人對此已忍無可忍,終於向三大評級機構正式“宣戰”,激烈抨擊其行為有失公允。《愛爾蘭獨立報》7月10日報道稱,歐盟將建立自己的評級機構,以打破“寡頭壟斷”。11日,歐盟委員會負責內部市場和服務的委員巴尼耶稱,將來評級機構決定下調某個歐盟成員國信用評級時,將可能被強制要求公佈分析數據。

  標普新近就希臘債務危機發表的一份聲明和穆迪再度下調葡萄牙主權信用評級是引發這場“評級戰”的導火索。上月底,希臘議會有驚無險地通過了為期5年的財政緊縮和國企私有化計劃後,歐盟領導人總算松了一口氣。7月2日,歐元區17國財長會議批准向希臘撥付第五批120億歐元貸款中所分擔的87億歐元。對希臘的第二輪紓困方案也在加緊磋商之中,但在如何讓私人投資者自願參與救助的具體問題上卻卡了殼。在此節骨眼上,標普4日發表聲明稱,將把法國和德國銀行業提出的“用舊債換新債”視作“選擇性違約”。標普此舉讓本已陷入僵局的上述談判又節外生枝。

  令歐盟始料未及的是,次日穆迪又突然宣佈將葡萄牙的主權信用評級連降4級至垃圾級,並稱目前葡萄牙經濟風險加大,很難實現其減赤目標和財政整固計劃,有可能需要希臘式的第二輪金融救助。

  歐盟各方隨即做出強烈反應,異常罕見地群起而攻之。葡萄牙總理科埃略指責説,葡萄牙政府正在全力滿足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出的所有條件,穆迪的降級如同向別人肚子上“猛擊一拳”。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對穆迪本次降級的時機選擇和調降幅度提出質疑,稱此舉助長了金融市場的投機行為,具有明顯的“反歐洲”傾向。歐洲央行行長特裏謝也指責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是“寡頭壟斷”。德國財長朔伊布勒還呼籲要打破目前的評級壟斷現狀,尋求公平公正的評級。

  面對來自歐盟的猛烈炮轟,評級機構的反應似乎很坦然。穆迪發言人表示,該機構一直致力於提供獨立、客觀的信用風險評估。標普也迅速回應説,標普公司所有的評級都是建立在一個獨立、客觀、全球統一的標準之上。

  事實上,標普和穆迪對葡萄牙的評級下調的確很有殺傷力。連日來,市場恐慌情緒加劇,“歐豬五國”特別是葡萄牙的債券收益率和風險溢價飆升,歐洲股市和歐元劇烈震蕩。此間業內人士普遍估計,三大評級機構的下一目標將指向愛爾蘭,屆時還會對歐洲金融市場造成進一步衝擊。

  大西洋兩岸的這場“評級戰”凸顯了國際社會對三大評級機構信譽的質疑。許多專家指出,雖然不能對這幾家評級機構的信用評判記錄一概否定,但近年來它們多次失語甚至誤判卻是不爭的事實。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前,三大評級機構無一發出預警。2008年,三大評級機構不僅再次表現“麻木”,反倒將引發國際金融危機的美國次貸機構的信用等級評為最高級,結果造成了推波助瀾的惡劣效果。

  還有專家指出,三大評級機構使用的評級模型的科學性令人懷疑,靠“發行人付費”的經營之道也存在利益衝突之嫌。國際社會強烈呼籲打破三大國際評級機構的壟斷,建立客觀、公正、可信和統一的國際信用評級體系,為促進世界經濟健康穩定發展承擔應有的責任。(記者 張 亮)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