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變奏曲”擾亂美經濟復蘇舞步

2011-06-16 09:09     來源:中證報     編輯:王思羽

  美國的通脹預期已日益演繹成令市場難以判斷的“變奏曲”。

  美國勞工部6月15日發佈的數據顯示,5月份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3.6%,創三年來新高,食品價格上漲壓力加大。而此前一天公佈的生産者價格指數(PPI)數據則顯示出物價上漲壓力正在減輕。分析人士認為,相對於復蘇仍顯“貧血”的美國經濟而言,即使物價環比漲幅出現小幅收窄,也難掩通脹水準高企的事實,而這將令美國經濟復蘇蒙上陰影。

  由於CPI數據超出市場預期,美股15日開盤後一路下滑。截至北京時間15日22時,道指跌幅為0.68%,標準普爾500指數則下跌0.63%。

  CPI向左PPI向右

  今年2月至4月間,國際油價一度飆漲,引發外界對美國經濟面臨通脹迅速上升風險的擔憂。而從目前公佈的數據來看,美國的通脹前景似乎陷入迷局。

  美國勞工部14日公佈的數據顯示,5月份美國生産者物價指數環比增長0.2%,為去年7月PPI環比增幅重回正值以來的最小增幅。去年12月到今年4月,PPI環比增幅一直保持在0.7%以上,其中2月份PPI環比增幅高達1.6%。不計能源和食品價格的核心PPI仍穩定在0.2%的水準。

  上述數據緩解了市場對美國面臨高通脹風險的擔憂,受此影響,美國股市當天全線大漲。不過,僅僅一天后勞工部的另一份數據給市場樂觀情緒潑上一盆冷水。勞工部15日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5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環比上升0.2%,較4月份0.4%的漲幅有所收窄,但同比漲幅達到3.6%,高於4月3.2%的漲幅,創下近三年來最高水準。若不計波動性更大的食品和能源成本,5月份核心CPI環比增長0.3%,同比漲幅為1.5%,為2010年1月以來最高水準。

  在CPI分析統計中,5月食品價格指數環比上漲0.4%,同比上漲3.5%;相比之下,此前大幅上漲的能源支出則有所回落,能源指數環比下跌1%,其中汽油指數環比下跌2%,為去年6月以來首次下跌。

  通脹壓力未減

  由於擔心新興經濟體政策緊縮將導致全球經濟復蘇進程放緩,4月底以來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紐約油價由4月底的每桶114美元的兩年半高點跌至目前的每桶100美元左右。

  這似乎印證了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有關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上升僅是“暫時的”這一判斷。伯南克在6月7日的一次演講中表示,目前仍沒有太多證據表明通脹“廣泛存在且根深蒂固”。

  事實上,過去兩個月投資者對美國通脹的預期也有所下降。衡量該預期水準的指標——美國通脹保值債券與美國國債之間的“損益平衡率”從4月11日的2.66%的2006年8月以來最高水準下跌至當前的2.26%。紐約聯儲主席達德利對此表示,該指標變化可能反映了油價漲勢放緩,雖然還沒有定論,但“我們對通脹預期的描述就是:它仍然普遍穩定”。

  但從另一個層面看,與去年同期每桶80美元左右的水準相比,當前油價仍高出25%。能源價格高企令無論是PPI還是CPI的同比漲幅都創下金融危機以來最高水準。考慮到美國經濟尚未完全走出衰退陰影,如此高的物價水準可能令美國經濟前景蒙上陰影。

  美聯儲“鷹派”代表,擁有貨幣政策投票權的費城聯儲主席普羅索就認為,美國面臨的通脹風險“明顯正在上升”。他主張決策者“需要盡一切努力確保公眾對通脹的預期保持穩定”,如果可能應迅速收緊貨幣政策。

  另外,過去幾週投資者對通脹可能延緩經濟增速的擔心持續升溫,已經打壓美國股市連跌六周,創下2002年以來最長的下跌週期。分析人士認為,由於通脹預期高企,美國消費者支出正面臨壓力,一旦作為經濟支柱的消費疲軟,將令美國經濟復蘇喪失動力。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