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副總:總被百姓罵實在想不通

2011-06-15 07:41     來源:新京報     編輯:王思羽

  上個月,審計署發佈17家央企審計公告,從違規薪酬到納稅問題,從髮發福利到經營不善,均被查出數十項問題。在此之前,中石化廣東公司曝出“天價酒”事件,中石化雲南公司曝出髮發獎金事件,國家電網安徽公司曝出違規配公車及集資建房事件,中移動高管涉嫌違紀正被調查,中海油被曝每人平均38萬元年薪……有關央企的“醜聞”層出不窮。儘管央企為全民共有,但它賺得再多似乎也與老百姓無關,而且近年來與公眾的積怨越來越深。央企怎麼了?為什麼會陷入賺錢越多挨罵越多的怪圈?央企或者國企的未來之路在何方?在找尋這些問題答案的同時,“醜聞”纏身的央企也陷入焦慮和困惑之中。

  輿論矛頭直指央企群體

  “天價酒”事件讓中石化外聯人員焦慮不安,事情的發展也超越了中石化本身,輿論抨擊對象擴散到整個央企群體。

  每晚加班到10點多,甚至更晚,手機幾乎一刻也沒停過,全是各地各種各樣的媒體記者打來的電話。這是“天價酒”事件期間,中石化集團外聯部一位“對外聯絡員”的工作狀態。

  因為目前央企都專設了對媒體聯絡的部門,其他部門一律不得對外,所以該部門也成了外界了解“天價酒”事件的唯一窗口。

  不能對記者隨意發言,但記者的“發難”電話一個緊接著一個,有熟悉的記者,也有陌生的來電,話投機時多説兩句又怕記者亂寫,什麼都不説也怕記者亂寫,這名“對外聯絡員”感受到的是煎熬和焦慮,“每天這樣下來,精神十分衰弱。”

  從4月初到4月25日中石化召開“天價酒”事件説明會,這樣的日子持續了近半個月。

  “你們覺得今天的發佈會如何?有解決你們想了解的問題嗎?”在“天價酒”事件説明會後,中石化新聞發言人黃文生向涌向主席臺的記者們焦急地詢問。在説明會結束時,他也強調希望記者能客觀報道此事件。

  “天價酒”事件肇始於中石化廣東分公司總經理魯廣余未經集體同意,私自決策花費數百萬元購買茅臺酒和其他高檔紅酒。事件從網路爆料發端再到大眾傳媒傳播,經過近1個多月的發酵後,演變為全民關注的話題。

  “天價酒”事件余波未了,中石化雲南分公司又曝出領導班子兩年挪用640萬元黨員經費等發年終獎的“醜聞”,雖然事情發生在2008年至2010年間,且違規發放的獎金已如數追回,但這並未能降低輿論抨擊的熱度。

  上述事件的發展也很快超越中石化本身,輿論抨擊的矛頭對準了整個央企群體,讓不少央企對外新聞負責人變得焦慮與不安。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