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走強致國際油價連跌 美元反彈行情或維持兩月

2009-12-11 09:20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肖燕

  國際油價9日連續第六個交易日下跌,收于每桶70.67美元,為兩個月來最低。六個交易日累計跌幅超過10%。近來美元走強打壓了以原油期貨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但市場人士認為美元長期貶值趨勢難改,本輪因美元升值造成的大宗商品價格走低狀況不會長久。

  由於負相關性的存在,此輪美元走強是導致以石油和黃金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走低的直接原因。希臘債信評級遭下調及迪拜債務危機不見緩解,市場避險情緒最近一段時間迅速抬頭。作為避險資金,美元在迪拜危機後再度受到市場追捧。

  除了惠譽8日將希臘主權信用評級由“A -”降為“BBB+”,穆迪同日也警告説,由於在金融危機中積累了鉅額公共債務,英國、法國、德國和美國等主權信用長期獲評最高3A級的國家可能遭遇數年“財政危機”,奧地利、盧森堡、紐西蘭和瑞士也存在類似風險。市場對歐洲經濟的憂慮隨之增加,貨幣市場反應明顯。

  受此影響,美元兌所有主要貨幣匯率持續走強。美元兌歐元8日連續第三個交易日上漲,歐元對美元的比價降至1歐元兌1.4702美元,為11月3日以來最低點。迪拜危機引發市場對英國銀行業前景的擔憂,英鎊走勢因而偏軟。9日盤中,英鎊對美元的比價自10月中旬以來首次跌破1英鎊兌1 .6200美元。美元指數自12月2日以來,連續上漲,12月9日盤中最高報76.37。

  此輪美元指數上漲被市場人士看做是美元長達9個月下跌的技術修正,週期可能長達2個月。但專家預計,美元長期貶值的大趨勢不會改變。北京工商大學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季鑄説:“由於歐洲近來經濟問題不斷,導致其貨幣走低從而推高美元,但反彈行情只是市場資金的短期避險行為,長期來看,美聯儲此前為了應對經濟危機而大量發行美元,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令美元難逃繼續貶值的命運。”

  需求預期疲弱也打壓了原油價格。美國能源情報署(E IA )8日下調了明年全球石油需求預估值。該機構稱,美國等主要消費國復蘇勢頭仍然較為疲弱。EIA預計,2010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將增加110萬桶至8522萬桶,而上個月此項預估值則為增加126萬桶至8540萬桶。EIA的報告還顯示,在截至12月4日的一週中,美國汽油商業庫存增加了225萬桶,高於分析人士預期。季鑄説:“從長期看,在復蘇尚未鞏固的背景下,市場需求在一段時間內難言樂觀,將對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形成長時間的壓力。”記者 閆磊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