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理財六攻略 投資賺錢宜趁早

2009-12-08 08:40     來源:新華網     編輯:胡珊珊
  金融危機無疑對中國百姓的家庭理財是一次沉重打擊。在我們剛剛意識到自己或許有財可理、也有願望理財的時候,大多數人突然發現主要收入來源的飯碗都岌岌可危,有朋友半開玩笑地説經濟危機讓他們公司突然出現了一大批准媽媽,實在是聰明又不得已的辦法。

  從另一個角度想,從來沒有過這樣的一段時間,讓中國老百姓這麼深刻的認識到自己小家庭的財務會隨著世界經濟的動蕩而起伏,就象一葉小舟載著我們經受風雨飄搖。打理好自己的財産,又是我們實實在在的唯一的依靠。

  好在如今風聲漸緩,人們似乎可以稍稍放下懸著的心,重新企盼未來。我們不妨延續把家庭比做小船這樣的思路,思考一下新的2010年,普通家庭該如何理財。我們仍然不能預測未來,但是可以在思路上歸納一下,作出合理的對策,包括以下的幾個方面:

  第一,理財有目標。

  如同出海要有一個目的地一樣,我們需要明確自己家庭朝著哪一個方向發展。理財理的是資産,規劃的是生活。而如何生活,從大的層面説,它決定於你抱有什麼樣的生活目的和人生觀,從小的方面説它受制于家庭結構和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反過來也影響到你的成就感、幸福感,影響到家庭成員未來的發展。所以,從你所追求的生活和人生目的出發,在現有的家庭結構基礎和條件上,盡可能多的考慮確定和不確定因素,對未來生活做策略性的總體安排,就是一個理財目標明確的過程,我們把它叫做理財規劃。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請理財師為自己量身打造這樣的理財規劃,但是每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意識,做這樣的安排,而且最好應該落實到紙面上。

  有了這樣明確的目標,家庭理財才能堅持長久的、連續的策略,才能在學習中不斷修正和發展,從而獲得成功;沒有這樣明確的目標,容易見異思遷,在小事上迷失,甚至做出錯誤的安排,讓家庭承受過分的風險甚至損失。

  第二,生活有保障。

  如同駕著小船出海需要準備一隻救生圈一樣,我們必須為生活中有可能發生而一旦發生會對我們家庭正常生活造成重大影響,甚至災難性危害,這樣的事件做好準備。

  強調日常應急備用金的準備,即:家庭宜準備3到6個月平均消費費用的金額,應對意外發生的需要緊急支付的情況。這筆錢應該用最方便提取的方式儲存,如活期帳戶或銀行卡,收益不是重點。具體金額視具體消費水準和家庭資産情況而定,若家有體弱多病的老人、活潑多動的小孩或者其他情況,應該儲備偏多。應急備用金可以説是家庭應對意外發生的第一道防線。

  第二道防線是國家強制執行和單位參加的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等,包括“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下覆蓋的保險。需要提醒的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清楚自己都擁有了哪些最基本的保險,具體的金額和賠付要求是怎樣的,建議到你們的人事部分去了解一下。

  第二道防線是適當補充的商業保險。從理財的角度出發,強調保費支出在家庭的正常承受範圍,防止欠保和過保。買保險重在購買産品的保障功能,如果有人勸你買一隻鍍金的救生圈,你要堅決地説NO。

  其實無論幾道防線,要想抵禦大風大浪,最根本的還是船主人身強體壯豐收不斷,才好把家庭這艘船打造的越來越結實。

  第三,收入有源頭。

  如同出海打魚總要準備一張好的漁網一樣,家庭要生存要發展,要有一個可靠的財務來源。年輕朋友在考慮投資以前,先想想清楚什麼是你最擅長的和有條件給家庭帶來穩定收入的,也就是分清主業。無論是做生意還是打工賺錢,主業經營是立家之本。有助主業發展的支出,在消費控制的時候,應該優先考慮。比如,事業成長階段的年輕朋友,如果花3000塊錢參加一次什麼學習,以後有助職業生涯的發展,比花費1000元錢做一次旅遊更值得投入。

  第四,消費有規劃。

  這是唯一和出海航行挂不上鉤的一點,除非海上真有迷惑人的妖怪。這麼説是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商品社會,每天必須消費,消費的誘惑無處不在,商家們努力鼓動的只有兩件事:你可買可不買的東西要買,你必須要買的東西買更貴的或者買地更多。所以才會有盲目消費、衝動消費,才會出現拉卡族、月光族。當然不消費怎麼改善生活,享受生活?這麼説的目的也只是喚醒大家理性消費的意識。

  理性來自於對自己家庭財務狀況的清醒的認識,將整體的財務規劃和目前的收入狀況結合,用從上到下的思維方式決定合理的消費水準,即:收入–你需要的投資(儲蓄)=可支配消費,而不是剩多少存多少,不剩不存,甚至入不敷出。

  消費控制通常是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記帳是一個好工具,首先解決錢花到哪去的問題,之後用以往的數據做統計可以制定以後的預算,就起到了控制的作用。記賬不一定就麻煩,可以分類記、隔一定時間(天,周甚至月)記一次,記賬的過程就是家庭財務疏理的過程,也是夫妻交流的一項重要內容。

  第五,投資有門道。

  如果你一直都是劃著槳出海,你希望給你的船裝上帆麼?投資就有這樣的效果。

  感謝方便的網際網路讓林林總總的投資産品和我們走的如此之近,幾乎伸手可得。花一定的時間進行學習和研究,是投資入門所必需的。投資者需要了解:目前投資市場上有哪些投資産品,它們的風險和收益情況,需要的投資期限,到哪去購買,費用如何,等等。然後比對自己的情況,認清自己的風險偏好,將上文所提理財規劃中預計的未來項目納入投資安排。具體投資品種的選擇,從兩個方面掌握:一是用錢時間決定投資期限;二是資金用途決定可承受風險大小。

  舉例來説,比如你現在手中有10萬塊錢,明年一定要結婚或者小孩出國留學,那麼最合適的投資就是一年期定期存款,重點是到時候你手裏有這筆錢,你不應該在乎收益多少;假設這10萬塊錢是準備明年出國旅遊,而且你判斷現在股市有不錯的機會,你不妨一試,即使全部虧掉並不影響你的正常生活。再比如,假設你現在才二十歲,考慮現在開始準備退休後的養老金,股票、權證這些高風險的投資你都可以學,因為你還有足夠的時間改正自己的錯誤。

  市場風險的把握需要在實戰中學習,投資者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也需要反覆磨練。磨練過程中需要認清的一點是:投資的最根本目的是為了改善生活品質,是為了獲得快樂,如果投資對你沒有快樂,那説明這種投資並不適合你。

  第六,未來有打算。

  孩子,是從大船上分離出去的一葉小船,會在風浪中成長,然後代替我們繼續前行。

  普遍而言,孩子的教育、婚嫁還是父母的責任,尤其教育費用可以預計在未來仍然會持續上漲,一是金額大,二是到時候花費就需要發生,年輕家庭應該早做打算。工薪階層可以持續逐月積累,專款專用,投資上選擇低風險的基金和債券等,還可以選擇“教育儲蓄”,如果對名目繁多的投資品種弄不明白,定期存款永遠是不過時的好辦法,考慮未來利息變動的可能,不宜存期太長,存期一年就好,可以採用“十二存單法”。

  考慮家庭主要成員自身的養老準備,主要包括生活費用和健康醫療費用兩大部分。通常情況下生活費用會比退休前有所降低,健康醫療費用則會顯著增加,現代醫學讓大眾生命普遍延長,同時帶來巨大的醫藥費用。而老年人的收入來自退休金、投資收益、子女贍養等,還有商業醫療保險和壽險的給付做補充,收入和支出的差額就是預計的養老準備金的需求。養老金的準備可以使用適當投資,投資風險和養老金的準備時間相匹配,即剩餘的準備時間越短,越應該保守,注意流動性。除了自己投資儲蓄,目前時有議論的以房養老,未來可能出現的養老信託等新的養老金方式,都值得關注。中國人忌諱提遺囑的事,其實遺囑是規劃身後事的一個很好的工具,未來事情早做安排,才能從容享受生命。

  掌握好以上的幾個方面,家庭的財務之船便會乘風破浪勇往直前。金融風暴也沒那麼可怕,也許還是我們旅途上的一道風景線呢。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