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首席智囊:美量化寬鬆料促人民幣加速國際化

2010-11-02 08:52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程軼文

  中共中央“十二五”規劃建議日前揭盅,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方式“變”字當頭;同時,國際金融形勢尚不明朗,“貨幣戰”陷入迷局。面對國內及國際急速轉變的經濟現狀,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1日接受專訪時表示,隨著美國量化寬鬆政策的不斷推進,相信中國將加大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決心和步伐。

  “香港尚可承受資産泡沫風險”

  現時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即將推行第二輪量化寬鬆計劃,在聯繫匯率制度下,港元及資産跟隨貶值,有吸引海外熱錢涌入香港股市及樓市炒作的風險。

  劉兆佳對此表示,美國此舉定會引起其他經濟體的反彈,以謀求自保。這將引發連串後果,包括改變世界金融體系的“遊戲規則”,而這對美國亦未必有好處;此外,有助強化中國在國際金融事務上的領導地位。他認為,美國第一輪量化寬鬆並未完全達到降低失業率,及推動經濟復蘇等預期,實際作用有限。

  “但實行聯匯的香港要因此承受壓力,産生資産泡沫的風險加大,甚至波及民生,”劉兆佳指出,“香港肯定要承受痛苦,無法逃避,但如果加上行政手段的調控,這痛苦在可承受範圍之內。”

  劉兆佳認為,作為應對,中國將加大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決心和步伐,以減少對美元的依賴,並最終促成國際上幾種主要貨幣並存。

  粵港澳合作冀政策扶持加力

  今次的“十二五”規劃首次將“深化粵港澳合作,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寫入五年規劃,將粵港澳合作提升至國家發展戰略層面。“高度已足夠高,不過重要的是體制方面,怎樣持續推動,不斷給力。”劉兆佳説。

  他指出,區域經濟將是中國整體經濟繼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包括環渤海、長三角及珠三角等幾個重要區域。

  “不過在政策層面,需要打通很多環節,指出具體發展方向,”他進一步指出。

  “十二五”強化港人對國家向心力

  “十二五”規劃聚焦中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劉兆佳認為,“除經濟方面的考慮,規劃中有關香港的表述,還帶來其他兩方面的好處。第一,強化港人對國家的向心力;第二,提升港人對香港的信心。”劉兆佳指。

  為進一步解讀“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機遇與挑戰”, 香港僑界社團聯會與中國僑聯等機構將於11月17日假香港會展中心聯手舉辦高峰經濟論壇。“因應國內及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此次論壇將探討區域合作之重要性等問題,非常應景。”劉兆佳説。(作者 賈思玉)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